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2年12月07日 星期五

“文化隐士”王文生

■刘泰山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2年12月07日   第 10 版)

  王文生伏案工作

  深秋的旧金山,天高云淡,风和日丽。沿着绿草簇拥的小路,王文生教授戴着一顶灰色棒球帽,缓缓而来。宽阔的额头、睿智的目光,透露出东方学者特有的儒雅。他,曾是上世纪末中国比较文论研究领域一座高峰。

  上世纪80年代初,“文革”刚过,百废待兴。王文生奉命担任武汉大学中文系主任、中国古代文论研究会副会长。他与复旦大学学术泰斗郭绍虞教授主编的《中国历代文论选》成为大学经典教材,风靡一时,经久不衰。

  1981年,他应邀赴法国作学术报告,担任普罗旺斯大学客座教授。一口流利的英语和法语,倾倒无数国外学子,被称为“杰出的中国文化使者”。1986年,他被派往美国开展学术交流,先后在普林斯顿、圣迭戈、耶鲁、加州伯克莱等大学讲学,结束了欧美名牌大学中文系主任由台湾学者垄断的局面。

  随着学术研究“主战场”西移,处事低调的王文生逐渐淡出了国内学术界。久而久之,国内同行不禁心生疑问:“王文生是不是退隐江湖了?”

  就在人们疑惑之际,王文生似乎重焕青春,专著一部接一部:2001年和2006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中国抒情文学思想体系》(丛书)及《中国美学史》(上下卷);2009年,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中国文学史》(任主编);2012年3月,三联出版社出版《诗言志释》。每部专著,都因其“开创之功”引起轰动。

  原来王文生隐居海外,并非遁世闲赋,而是排除干扰,以全新视角审视传统文化,奋力攀登更高的山峰。

  “欲铸诗魂为故国,喜将晚年付雕虫。”王文生住在美国旧金山市郊一个花木掩映的住宅区,小区图书馆唯一一套《大英百科全书》,成了他多年的“至爱”。距离不算太远的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有丰富的馆藏图书可供查阅。“不接电话,不看电视,不上网。”这句圈内熟知的“三不”名言,是王文生近年“苦行僧”式学术生涯的概括。

  “我不是不食人间烟火,而是出于两方面考虑:一是年岁大,精力有限;二是压力大,时不我待。中国文学思想研究泥石俱下,自相矛盾、以讹传讹之处不少,亟需廓清。”他端杯,抿茶,远眺窗外,目光坚定。

  “从比较中发现自我,从自我中开展比较。”王文生几十年如一日,焚膏继晷,考证、梳理、比较、辨析、提炼,目的只有一个——触摸传统文化流动脉络,激活中国特色文学理论,重筑中国文学思想体系“大厦”。“这不单纯是学术问题,还是争取中国在世界文化思想领域的话语权。”长期在西方讲学,王文生有一种强烈的感受:“没有话语权,就没有中西文化的平等对话;没有平等对话,就不可能建设文化强国。”

  年已八旬的王文生,以“时不我待”的学者情怀,屡屡在讲台上深情呼喊:“西风烈,情味竭,中国文学思想研究已陷入危急存亡之秋。中国学术坚守者任重而道远!”

章太炎 太阿倒持 孤怀宏识
“文化隐士”王文生
段沛妍 钻研抗糖尿病药获国际大奖
责编:张稚丹 邮箱:zzd_11060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