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2年12月07日 星期五

他不仅是高人林立的晚清民国公推的国学大师,还是开创民国的革命元勋。几经世变,从早岁的激越,渐变为晚年的苍凉。梳理这位国学巨公的一生,让我们审视民族的那段转折期有了新的视角——

章太炎 太阿倒持 孤怀宏识

邹金灿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2年12月07日   第 10 版)

  国学大师章太炎

  1936年,章门弟子于章太炎追悼会合影,右二钱玄同、右三周作人、右四许寿裳、右五马裕藻、右七沈兼士

  章太炎与汤国梨的婚礼

  章太炎是浙江余杭仓前镇人,儒医世家,家教甚严,有“妄自卑贱,足恭谄笑,为人类中最庸下者……尔曹当知之”的训诫。

  1890年,章太炎到杭州西湖畔的诂经精舍(晚清著名书院),师事俞樾、谭献、高学治等经学大师,并为自己定下6项治学要求:审名实,重左证,戒妄牵,守范例,断情感,汰华辞。

  1896年,梁启超在沪创办《时务报》,礼聘章太炎主持笔政。他古奥难解的文章,与梁启超的文字一起,如惊雷般炸响中国。谭嗣同致信汪康年、梁启超称:“贵馆添聘章枚叔先生,读其文,真巨子也。大致卓公似贾谊,章似司马相如。”

  康氏门徒视康有为为“教皇”、“南海圣人”,不容半点异议。章太炎却不认同,认为是“病狂语”,康章矛盾逐渐演化为斗殴。

  次年3月,张之洞将章太炎请到武昌,不足一月,又因他“时有欺君犯上之语”驱逐。

  窃幸吾道不孤

  “百日维新”失败,章太炎被通缉。他赴台北任《台湾日日新报》撰述,为中国制定了“客帝”和“分镇”两个方案——中国虚尊孔子为共主,降清帝为方伯;加强地方督抚的权力,使地方自治、强大,抵御外侮。

  因章太炎炮轰日人治台政策,报社社长传唤训话。章太炎却要社长亲自前来:“他不知‘士前为慕势,王前为趋士’者乎?”社长赴章太炎寓所咆哮一场,责他“傲慢无礼”,下达逐客令。章太炎平静表示,“礼貌衰,则去之,何用逐”。在横滨,经梁启超介绍结识孙中山,“窃幸吾道不孤”。

  1899年,章太炎悄悄返回上海。当时唐才常等人成立“中国议会”,虽反对慈禧,但仍以扶持光绪帝为目标。章太炎强烈反对,写下《解辫发说》,成为江浙反清第一人。孙中山高度评价:“有清以来,士气之壮,文字之痛,当推此次为第一”。

  唐才常起兵失败被杀,清廷再度通缉章太炎。他来到美国传教士主持的苏州东吴大学授课,得到庇护。

  1901年,章太炎写下《正仇满论》,批驳梁启超的《积弱溯源论》,正式拉开了革命派与立宪派的论战。清廷两个总督、3个巡抚下令对这个手无寸铁的书生“严捕立决”。次年2月,章太炎逃亡日本。  

  《苏报》案虽败而胜

  5个月之后,章太炎潜回上海。在蔡元培开办的“爱国学社”担任国文教师期间,展现了狂狷不羁的风格,让学生自作《本纪》——正史中只有帝王才能入本纪——试图让学生明白,每个人的地位与帝王一样平等。有一次他向一个朋友借银元两枚买烟。同事笑问,既已开口借钱,何不多借几元?章太炎答:我和此人只有两元钱的交情。

  1903年,章太炎写下《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对康的《答南北美洲诸华商论中国只可行立宪不可行革命书》进行了系统的批驳;并采用《左传》“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之义,彻底否定清室统治的正当性。该文气势磅礴,上海“人人争购”,朝野为之震动。章太炎几乎以一人之力,将革命合法化,使革命思想成为当时最煊赫的潮流。

  邹容《革命军》写成,章太炎为之作序。受清廷施压的租界巡捕房开始缉捕,他昂然接受拘捕,并劝小兄弟邹容来投案。一审被判“凌迟处死”,因碰上慈禧70大寿,改为永久监禁。一时舆论大哗,改判章太炎3年监禁、邹容2年。清廷胜诉了,却也彻底失败。审判引发的一系列舆论风暴,无意中把革命思想传播得更广更深。

  1904年冬,龚宝铨(后成为章的女婿)联合蔡元培、陶成章等人,在上海正式成立光复会,要“光复汉族,还我河山,以身许国,功成身退”。“光复会”之名,即为狱中的章太炎手定。

  1906年6月底,章太炎刑满出狱,开始了第3次流亡日本之旅。一向不修边幅、“视沐浴为畏途”的他,此时皮肤白净。同盟会元老冯自由戏称,这是狱卒每天强迫洗澡的缘故,以至体魄变得前所未有的强健。  

  古来成大事者必有神经病

  东京留学生欢迎会上,章太炎说:“我是有神经病,而且听见说我疯癫、说我有神经病的话,倒反格外高兴。为什么缘故呢?大凡非常古怪的议论,断不能想,就能想也不敢说。说了以后,遇着艰难困苦的时候,不是神经病人,断不能百折不回、孤行己意。所以古来有大学问成大事的,必得有神经病才能做到。”

  嗣后,光复会并入同盟会,章太炎主持同盟会机关报《民报》笔政,与梁启超的《新民丛报》论战且占据上风。鲁迅曾盛赞章氏在《民报》上的文字“所向披靡,令人神旺”。“中华民国”一词,就发源于章太炎写的《中华民国解》。梁启超致书康有为称,东京万余留学生信从革命党者过半,“今者我党与政府死战,犹是第二义;与革党死战,乃是第一义。”  

  孙中山被日本当局驱逐出境,接受了日本方面1.7万元的赠款,仅留下2000元作为《民报》的经费。章认为孙有悖革命道德,矛盾激化时,章主张同盟会“开除孙文”。章太炎在报上称同盟会运到中国的军械有质量问题,头等机密曝光,“组织”对章的不满愈发严重。

  矛盾不能消弭,光复会脱离同盟会。此时,革命运动陷入沉寂,章太炎生活困窘,把更多精力投到讲学中。在东京亲炙章门的弟子有黄侃、钱玄同、周树人、周作人、朱希祖、钱家治(钱学森之父)、刘文典等。  

  群盗鼠窃狗偷

  武昌起义,章太炎以革命元勋的身份回到上海。但当黄兴向他询问国策时,他显得“不合时宜”,要求选出“无党总理”,继而发表《诛政党论》。重返政坛的章太炎,对政事、人事褒贬从不留情,“章疯子大发其疯”的标题,屡屡出现在报章。

  光复会的核心人物,如陶成章、章太炎、蔡元培、徐锡麟、秋瑾、陈去病等,都是素养较高的精英。即使是王金发这样的悍猛杀手,也虚心向章太炎问学《礼记》,谨遵祖父遗训——“宁可穷老深山茹蔬果,不可出仕满清污名节”,与江湖帮会气味浓郁的同盟会形成较大差别。

  孙中山得力助手陈其美攻打江南制造局失败被俘,部下向光复会要人李燮和叩头苦求支援。李燮和率军击败清军,解救陈其美。陈其美却利用帮会势力拥戴自己为沪军都督,生生逼走李燮和,接着又觊觎浙江都督之位。当时浙江派人士公推光复会陶成章出任该职,他力辞不就,并放出狠话:“贤能者均可,惟陈其美不可。”

  1912年1月,陈其美指派蒋介石暗杀陶成章,双方隔阂又深一层。章太炎支持袁世凯建都北京,认为日俄对东北和外蒙虎视眈眈,如若定都南京,则无疑主动放弃东北和外蒙。对此,孙中山等人并不认同。

  在南京的川籍革命烈士追悼大会上,章太炎赠送挽联:“群盗鼠窃狗偷,死者不瞑目;此地龙盘虎踞,古人之虚言”。失望、愤怒之情溢于言表。自此,章在政治上偏向于支持袁世凯,冀望袁结束无序的丛林状态。

  吾死之后,中夏文化亦亡矣

  1913年,宋教仁被杀。尽管真相扑朔迷离,袁世凯还是成了众矢之的。

  章太炎捐弃嫌隙,与孙中山一起反袁。刚与汤国梨结婚不久的他,不顾劝阻,请命入京,“时危挺剑入长安,流血先争五步看”。于是发生了“以大勋章作扇坠,临总统府之门,大诟袁世凯的包藏祸心”(鲁迅语)一幕,他很快被软禁。

  消息传开,举国震动。《顺天时报》警告袁世凯:“以民国初任之大总统,竟不能容纳一硕学异能之士,……将使当路恶名播于五洲,传于万世,永难泯灭。”

  袁世凯坚持不放章太炎。压抑之中,章太炎曾满屋书写“袁贼”,用手杖痛击解恨。又以绝食抗议。在给妻子的信里,他称:“不死于清廷购捕之时,而死于民国告成之际,又何言哉!吾死之后,中夏文化亦亡矣。”

  袁党内部也有忌惮。袁世凯的得力助手、警卫军统领陆建章说:“太炎先生是今之郑康成(东汉经学大师郑玄)。黄巾过郑公乡,尚且避之。我奉极峰命,无论先生性情如何乖僻,必敬护之。否则并黄巾之不如了。”

  袁世凯手书八条以保护章太炎:1.饮食起居用款多少不计;2.讲经讲学文字,不禁传抄,至于时局文字,不得外传,设法销毁;3.毁物骂人,听其自便,毁后再购,骂则听之;4.出入人等,严禁挑拨之徒;5.何人与彼最善,而不妨碍政府者,任其来往……

  1916年6月,袁世凯死了。章太炎重获自由。  

  一士之谔谔

  孙中山在广州成立护法军政府,被任命为秘书长的章太炎希望争取到唐继尧等军阀的支持,戮力对付北洋政府。军阀对章太炎极其尊敬,但对其要求并不买账。

  失望之余,他与国民党元老张继等人开始鼓吹“联省自治”,各地实力派争相响应,这与孙中山统一中国的意愿违背。就这样,孙与章在革命征途上的分分合合中,渐行渐远。

  1925年,孙中山逝世,章太炎赠挽联:孙郎使天下三分,当魏德初萌,江表岂能忘袭许;南国是吾家旧物,怨灵修浩荡,武关无故入盟秦。上联暗讽北伐如东吴孙氏三分天下又想偷袭许昌,下联更指孙中山联俄是引狼入室,贻害中国。

  但他还是写了一篇典雅的《祭孙公文》,称赞孙中山倡导革命是追步刘邦、朱元璋,光复中华之功不可磨灭。说自己反对孙中山联俄,并非否定孙本人,而是躬行《史记》中赵良名言:“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他还希望能为孙中山写墓志铭,公开表示只有自己才有资格。

  蒋介石断然拒绝了他,其他人自然也不敢写,于是孙中山的墓碑独缺墓志铭,以“天下为公”四字代替。

  民国遗民

  之后,章太炎公开接受柳诒徵对自己早年诋毁孔子言论的批评,担任《华国月刊》社长,宣称要发扬“国故”、挽救“人心”。

  1921年,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来沪拜访了章太炎。尽管章太炎“长得实在称不上仪表堂堂”,芥川仍被他的眼神慑服,“那双细细的眼睛,在一副高雅的无框眼镜后面不时冷冷地微笑着,显示出他绝不是一个凡夫俗子”。

  1926年,中山舰事件爆发,蒋介石上位,章太炎发表《讨蒋介石》全国通电。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展开清共行动,国民党上海当局开列了一个通缉“著名学阀”的名单,章太炎高居首位。花甲之年,章太炎再次逃亡,老家余杭仓前镇的财产被没收拍卖。

  政治失意,章太炎自号“中华民国遗民”,蛰居在上海的寓所中,将重心转向著书讲学,“仆老不及见河清,惟有谆诲学人,保国学于一线而已”。窗外的国土,在诸强混战之中,满目狼藉。而他曾三次流亡、为中国革命蓄留火种的东瀛,已磨刀霍霍、指向中原。

  (摘自《南方人物周刊》2012年第39期) 

章太炎 太阿倒持 孤怀宏识
“文化隐士”王文生
段沛妍 钻研抗糖尿病药获国际大奖
责编:张稚丹 邮箱:zzd_11060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