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上午,平潭澳前码头汽笛长鸣,高速客货滚装船“丽娜轮”(家园号)冒雨启程,试航台北。前往台中的高速客轮“海峡号”紧随其后。这一天,也是“海峡号”通航台中的一周年纪念日。
“海峡号”与“丽娜轮”往来大陆与台湾本岛之间,航程都不过两三个小时,台湾与平潭的“一日生活圈”不再只是梦想。有媒体评论,两岸间的“大轮渡时代”已经到来。
算起来,“大轮渡时代”始自一年前。去年开航以来,“海峡号”高速客轮共航行292航次,载客10万多人次。开展货运业务后,“海峡号”从台中运送的货物到达长三角、珠三角实现了24小时交货,总量逾200吨,货值超过1000万美元。
两岸间货物和人员往来规模庞大,无论“海峡号”或是“丽娜轮”,都贡献着很小的一部分运量,但它们也是两岸交通频密的反映与需要。
更加值得关注的,是发出这两艘客船的海岛平潭。距离台湾本岛最近的区位特点,曾经让平潭长期作为军事前沿,因为罕有建设投入,平潭贫穷了许多年。然而,两岸关系转暖,不利的区位反而成为今日平潭的优势。
2011年3月,“加快平潭综合实验区开放开发”被写入国务院批准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平潭从此披上“国字号战衣”。
一天一个亿人民币的投资规模令所有人惊讶;连串特殊对台政策的酝酿为两岸都留下宽广的想象空间:台湾居民免签入岛、商品免检免税、同时使用人民币和新台币、台湾电视在此落地、台湾人在此定居甚至可以担任公务员参与政府管理……正所谓“穷也区位”,“贵也区位”,时代变迁带给平潭的改变令人难以想象。
乘着海西建设的东风,我们相信平潭的发展前景可观。然而,平潭“区位”价值的丕变也启示,审慎评估开发力度,避免“下药过猛”,是对这座海岛更负责任、更有远见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