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宿迁市
花卉生产更智能
本报电 (记者尹晓宇)“温度25摄氏度、湿度63.5%、土壤温度25摄氏度。”在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耿圩镇蝴蝶谷基地,大量智能化传感器“把脉”花卉生长。智能温室大棚里,自动化喷淋系统一键轻启,连片水雾弥漫花间,电动遮阳被、空调排风扇马力十足。为配合智能温室大棚建设,国网宿迁供电公司为基地新架设10千伏配电线路800米,新增专用变压器2台,保障花木住进“恒温房”。如今的宿迁,花卉综合产值超230亿元,种植面积达到68万亩,“花乡”正向“花谷”蝶变。
浙江省仙居县
“共富工坊”吸纳就业近万人
本报电 (记者窦瀚洋)浙江仙居县打出定制共富工坊“帮帮团”、培育“共富工坊运营师”等组合拳,持续推动“共富工坊”建设。朱溪镇杨丰山村“千亩共富坊”发挥结对单位中国水稻研究所的科研优势,不断提升大米品质;福应街道肖垟村“红色致富果”共富工坊打造近500亩智慧果园,让杨梅品质提升,卖得上价。
目前,仙居县已累计建成农旅融合、电商直播等6种模式的“共富工坊”288家,打造7家工坊直营店和杨梅产业等5个亿元工坊集群,吸纳327个村社剩余劳动力近万人,带动村集体增收超1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