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文化建设在正本清源、守正创新中取得历史性成就,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如何推动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持续迸发?记者采访了几位全国人大代表。
——编 者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克克:
提高文化原创能力
文化原创能力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要不断提高文化原创能力,大力推动文化创新创造,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供不竭动力。
改进和完善工作机制,更好为文艺创作生产服务。把高质量作为艺术创作的生命线,大力实施精品战略,遵循艺术规律,形成精益求精、反复打磨的良性机制。建立健全主创人员集体创作机制,提高艺术创作组织化程度。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调动文化创新创造的积极性。
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健全和完善艺术人才培养管理使用长效机制,构建系统化、开放有序的艺术人才培养选拔体系,造就一批德艺双馨的名家大师。创新各类文艺院团管理体制、运营机制和激励机制,激发文艺院团创作活力和内生动力。
健全以创新为核心的评价体系。积极引导文化创造主体投身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实践,创作具有原创性的文学艺术精品。加大规划力度,充分发挥各级各类文化项目和基金的引导扶持作用,不断推进文化创新创造。
(本报记者 范昊天采访整理)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特聘教授杨朝明:
积极营造良好文化生态
文化创新创造是文化强国建设的不竭动力,良好的文化生态则是文化创新创造的重要条件。要高度重视良好文化生态的营造,积极调动一切文化主体创新创造的积极性,推动形成强大创新合力。
秉持开放包容的原则,全方位支持文化创新创造,充分关心、加大投入,支持作家、艺术家和专家学者扎根生活、潜心创作。营造鼓励创新实践的良好氛围。合理有效配置文化资源,创新形式开展文化创新创造成果的交流和应用活动。
进一步完善文化领域政策措施,使文化治理能力更好跟上形势变化、实践发展。注重内容把关,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创作生产,以崇德尚艺的职业追求引导从业人员素质提升,以整体环境的改善涵养清朗风气。不断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讲好中国故事,推动形成文化自觉,为创新创造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和文化自信。
(本报记者 王 沛采访整理)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巴莫曲布嫫:
探索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
文化繁荣需要科技支撑,科技发展离不开文化培育与引导。即使坐拥文化资源的富矿,也需要通过科学有效的手段,才能充分发掘禀赋优势,激发文化创造力。
文化为科技发展培根铸魂。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科技有机融合,既可以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文化环境,也可以激活优质内容资源、丰富应用场景。要充分挖掘运用文化遗产资源,从多个维度融入各领域各部门的再生产和再创造。强化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协同,不断提升全民科学文化素质。
以科技赋能塑造新型文化业态。科技赋能让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获得时代表达,有效提升文化创新的广度和深度。一方面,丰富文化产品表现形式及其服务模式,拓展创意经济和文化市场。另一方面,加快培育文化创意产业新业态新动能,拓展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新场景新路径。
把握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机遇,积极探索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实现文化建设数字化赋能、信息化转型。支持企业、高校等开展创新研发活动,以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推动跨学科研究。
(本报记者 亓玉昆采访整理)
全国人大代表、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红寺堡镇玉池村村民马慧娟: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的源泉在于人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是激发这一活力的关键所在。广大文艺工作者应牢牢站稳人民立场,用人民创造历史的奋发精神滋养文艺创作,让作品真正具有深沉的力量和隽永的魅力。
从人民的实践中汲取营养,建立文艺工作者与基层群众的常态化联系机制。广大文艺工作者应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从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寻找创作灵感,定期到农村、社区、工厂等地进行采风活动,深入了解人民的生活状态和情感需求。同时,可以通过举办文化沙龙、创意工坊等活动,搭建文艺工作者与人民群众的交流平台。
为时代和人民放歌。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讲述更多温暖人、鼓舞人、启迪人的百姓故事。以小切口折射大时代,以小故事诠释大主题,塑造更多吸引人、感染人、打动人的艺术形象,创造更多接地气、冒热气、聚人气的精品力作。建立健全文化创新的激励机制。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加强国内外文化机构的交流合作,推进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和国际传播。
(本报记者 秦瑞杰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