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国际

人民日报 2024年12月31日 Tue

返回目录    放大 缩小 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深化改革创新 提升发展质效

《人民日报》(2024年12月31日 第 14 版)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紧密围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战略部署,探索具有凉山特色的原创性差异化改革举措,加快建设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和改革开放新高地。

  改革为先,赋能资源转化利用

  凉山州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的支撑体系,不断增强经济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开放性和可持续性。

  深化各领域改革,着力在资源就地高效转化利用、城镇空间规划优化调整、区域协调和城乡融合发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各类风险防范化解等方面持续攻坚突破。这是凉山州作为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统筹做好资源能源、特色农业、文化旅游“三篇文章”的科学谋划,也是全面推进工业强州、农业强州、文旅强州“三大强州战略”的务实之举。

  在工业强州方面,凉山州发挥清洁能源富集、矿产资源丰富的优势,清洁能源技术可开发量达2.2亿千瓦,纳入规划、已开发装机容量居四川省第一,轻稀土氧化物保有量居全国第二,有色金属保有量居四川省第一,钒钛磁铁矿保有量居四川省第二。基于此,凉山州谋划实施“五大产业链突破提升行动”,聚焦培育和发展清洁能源、战略资源、航空航天、生物医药以及数字智能产业链,构建更具特色优势的现代化凉山工业产业体系。

  目标既定,重在落实。完善钒钛产业协同推进机制,构建钛精矿—氯化钛渣—海绵钛—钛材及钛合金产业体系,打造世界级钒钛产业集群;完善稀土产业协同推进机制,探索发展特色稀土合金钢及镧铈应用产品,建设全国重要的稀土研发制造基地;完善清洁能源协同推进机制,探索“风光同场”“风场加密”“水电扩能”等清洁能源开发新模式,打造全国知名的工业绿电基地、水风光氢多能互补基地……一系列政策、一项项实招陆续出台、系统跟进,培育新质生产力已成为凉山州工业的鲜明特质。

  改革赋能,发展提速。凉山州先后开展综合医改、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等改革试点150余项,出台改革方案190余个,完成重点改革任务800余项,重点推出一批“小切口、大纵深”的原创性、自主性改革,形成了一批典型改革案例。深化移风易俗、实施耕地保护“田长制”等改革事项获中央改革办肯定;“参与式清单化”基层治理新模式、推进农村土坯房大砖房改造等改革举措获四川省委改革办肯定;探索劳务代偿生态修复方式等自主创新改革试点成效显著,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能。

  做强优势,描绘彝乡诗意画卷

  安宁河谷平原是四川省第二大平原,西昌市在此实行耕地保护“田长制”,是凉山州推进农业强州建设的生动缩影。2023年,凉山州产粮252.7万吨、排名四川省第四,德昌县百亩超级杂交稻高产攻关片单季亩产1251.5公斤,刷新了世界纪录。2024年,会东县旱地小麦高产示范田平均亩产665.27公斤,创造了西南旱地小麦的单产最高纪录。

  围绕农业强州建设,凉山州聚焦打造全国优质特色农产品基地和“天府粮仓”凉山片区两大发展目标,打造粮油、草食畜、水果、蔬菜等6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和林果、蚕桑、马铃薯、花椒、家禽、种业、中药材、花卉8个十亿级产业集群,形成“6+8”农业产业集群。预计到2026年,凉山州农业总产值将突破1200亿元。会理石榴、盐源苹果、雷波脐橙……一批批具有“大凉山”特色的农产品销往全国,深受消费者喜爱。

  农文旅深度融合是凉山州整合资源优势,深度挖掘潜力的重点领域。11月7日,2024凉山州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暨“冬季暖阳·凉山不凉”文旅季发布会举行。活动现场发布了5条精品旅游线路,山川壮美、风情浓郁的凉山州向世界展示别样魅力。凉山州籍奥运冠军殷剑等5位推介人诚邀八方游客到凉山感受冬季大凉山,赏戏剧、听音乐、看电影、品民俗……

  凉山州着力破除文旅产业发展堵点,优化文旅强州推进落实机制,完善高品质文化供给体系、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机制,加快美丽凉山建设;着力打造大凉山彝族文化风情旅游、川滇风情旅游、南方丝绸之路文化旅游、阳光温泉康养旅游等精品路线,为凉山州聚人气、提热度;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一系列贴心服务让游客领略如诗如画的自然风光,体验温馨舒适的当地民宿,品味麻辣鲜香的特色美食,感受独具魅力的民族风情。

  数据来源:中共凉山州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