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阅读
最新监测显示,我国最大的内陆湖泊青海湖,水体面积连续20年保持扩大态势。
青海湖水体面积增大,是当地开展生态修复、持续管护水生态的体现。青海湖国家公园的创建,也让青海湖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得到协同推进。
隆冬时节,青海湖周边开始冰封。在青海湖东岸的沙岛湖西侧,原来地图上显示的月牙形沙滩已被冰面“吞掉”;游客经常打卡的二郎剑半岛末端,现在也被水、冰包围,当初修的亭子,也难以步行前往。
最新监测显示,目前青海湖水体面积达到4650.08平方公里,较去年同期增加28.1平方公里,水体面积自2005年以来连续20年保持扩大态势。
综合生态修复,水量更足、水质更好
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处副处长孙建青介绍:“受青藏高原气候暖湿化趋势影响,过去20年,青海湖流域平均温度和降水量都出现增长。更重要的原因是,我们在青海湖流域持续不断地推动生态修复、综合治沙治水,青海湖的‘活水’水量更足、水质更好。”
“草地退化、土地沙化、河道断流,一度导致青海湖湖区水位下降。”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草原站工程师石德荣介绍,青海采取“以封为主,封造结合”的治沙方法,调整树种结构,试验成功了“容器苗造林”等一系列适合高寒沙区的实用技术,青海湖东北部沙化区域累计完成沙化土地治理50余万亩,草地综合植被盖度达60%。
布哈河是青海湖最大的支流,发源于祁连山,占到注入青海湖水量的一半以上。得益于这条“纽带”,大山与大湖形成紧密的生态共同体。在青海湖国家公园创建规划中,除湖泊水域,将入湖河流源头区、冰川冻土等生态脆弱区和珍稀动物栖息地全部划入核心保护区。近年来,布哈河流域面积稳定增加,水质优良率达到100%。
哈尔盖河、泉吉河、黑马河、沙柳河、倒淌河、甘子河、吉尔孟河……一条条涓流不间断注入青海湖,为青海湖“扩容”提供源源不断的动能。
加强生态监测,生物多样性不断增加
近几年,青海湖中的刚毛藻异常增殖问题引人关注。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青海湖高原湖泊湿地生态环境科学观测野外台站站长吴辰熙介绍:“异常增殖刚毛藻发生面积与青海湖水位上升有关,青海湖水位持续上涨,导致湖滨带形成大面积新生淹没区,为刚毛藻的生长繁殖提供丰富的着生基质。”
“我们划定出生态缓冲带和管控方案,实施人工打捞和资源化利用等办法,青海湖刚毛藻水华暴发趋势得到有效遏制,治理成效显现。”吴辰熙介绍,“用了5年时间,基本遏制住了刚毛藻增殖势头,湖水生态趋于稳定。”
水量变大的同时,如何让水质变得更好?目前,青海湖已建成“管理局—管理分局—保护站”管理体系,设置江西沟、黑马河、泉湾、小泊湖、哈尔盖和沙岛6个保护站,开展河湖“清四乱”等专项行动和日常巡护监测,守护青海湖水生态。
数百只越冬的大天鹅,成群来回踱步……这是在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野外视频监控平台看到的鸟岛附近的实时画面。
记者了解到,青海湖国家公园创建期间,成立国家级和中国科学院综合观测研究站3个,联合建立科研平台,设置300多个“水、土、气、生”生态监测站点,对24个主要鸟类栖息地、13个普氏原羚活动区和28个重点生态保护区域进行监测。
如今,青海湖生物多样性不断增加,湟鱼资源量增加近46倍,记录鸟类种群达281种,全年栖息水鸟数量达60.6万只,普氏原羚数量已由保护初期的不足300只增加到现在的3400余只。
加快创建国家公园,协同推进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
水量丰、水质好,青海湖一天天变得更美。
“目前主要表现为‘三增、三减、一不变’,即湿地面积持续增加、高密度植被覆盖率持续增大、青海湖整体生态功能持续增强;保护区沙地、裸地、盐碱化土地面积持续减少;保护区内保护功能性用地保持不变。”孙建青介绍。
青海湖景区实施景区旅游设施提质改造,全面升级景区交通、服务设施、停车场等基础设施,丰富生态旅游产品,景区面貌焕然一新。
据介绍,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依托12个已批复建设的观景点,以“公司+合作社+群众参与”模式经营,创造就业岗位,辐射带动周边8个乡镇2万余名群众从中受益。
当地群众也端起了“生态碗”,吃上了“生态旅游饭”。
青海湖国家公园创建期间,探索建立环湖一般控制区经营性项目“三证管理”机制,持续对环湖经营项目进行“健康管理”,通过有组织的经营性服务实现生态旅游产业与村集体经济深度联结,寻找解决湖区群众利益联结机制的突破口。在青海湖北岸的刚察县哈尔盖镇,一顶顶蘑菇状的“星空房”吸引不少游客入住,周边还设立了普氏原羚救助站和科普馆。
目前,青海省已完成本底调查、范围分区、体制建设、保护修复、矛盾调处、监测监管、宣传科普和社区发展8个方面55项任务,形成65项成果,正加快申报设立青海湖国家公园。
“青海湖拟建国家公园范围之内生活着6万多名群众,我们正规划让青海湖周边群众通过合作社入股等方式参与,成为国家公园建设的受益者,协同推进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副局长马天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