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评论

人民日报 2024年12月30日 Mon

返回目录    放大 缩小 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来论

《人民日报》(2024年12月30日 第 05 版)

  服务贴心,出行美好

  河南省郑州市  胡会东

  前不久,满载745名旅客的Y473次戏曲旅游专列从河南安阳站发车驶向广西南宁。一路的戏曲表演、戏迷擂台赛、有奖竞猜等活动为旅客带来视听盛宴,医疗、安全、营养等专业服务让旅客途中吃得舒心、行得安心。

  从“走得了”到“走得快”再到“走得好”,近年来,旅客对出行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铁路客运服务也愈加注重细节、体贴人心。车内换座提升出行便利性,扫码点餐让美食与风景同在,推广使用全面数字化的电子发票……这些看似微小的改变,让旅客体验更美好,诠释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交通服务是一项民生工程,也是一项民心工程,需要各方面协同发力,提供更便捷更贴心的服务。从机场内的自动驾驶车辆随需随用,到对公路进行智能化升级改造,再到12306开启学生和务工人员预约购票服务专区……不断提升我国交通治理水平,丰富完善出行服务,人民群众必能收获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适老改造,文化养老

  北京市海淀区  于保月

  书籍是人们必需的精神食粮,老年阅读是文化养老的重要内容。当前,适老化阅读产品和服务供给不足的情况不同程度存在。如何更好满足老年群体的学习需求,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

  截至2023年底,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超2.9亿人,他们与儿童青少年、中年人等群体在阅读内容、形式、时间等方面有着较大的差异。老年群体的阅读需求多元多样,从人文社科到营养健康,从网络“冲浪”到手机阅报,涉及的领域和场景比较多。以数字阅读为例,不仅面向老年群体的产品比较少,而且有的服务页面夹杂软广告,影响老年群体的数字阅读体验。满足老年人的阅读需求,并不是调大字体、调高音量那么简单,需要做好谋划设计,多角度、全方位开展阅读产品和服务的适老化改造。

  从公共阅读空间打造老年人线上线下的专属借阅通道,到增加老年读物优秀选题策划和出版,从社区书屋、农家书屋和各类养老服务机构配备专门的银龄书架,到开发面向老年人的实用性、鉴赏性、艺术性、文化性、娱乐性数字化课程资源……“无形之手”与“有形之手”密切配合,设身处地做好阅读设施和阅读平台的规划、建设、改造,丰富阅读形式和内容,方能让老年群体尽享阅读乐趣,收获精彩的精神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