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版:广告

人民日报 2024年12月27日 Fri

返回目录    放大 缩小 全文复制       

山西:蹚出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

《人民日报》(2024年12月27日 第 19 版)

  近年来,山西高举改革开放旗帜,抓重大政策机遇,大力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全力破解“一煤独大”困局,在高质量发展上蹚出一条新路子。一方面,山西被赋予开展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的重大使命任务,在科技创新、新型工业化、新型能源体系等方面下功夫、求突破,着力增强保障能源安全能力,构建起现代能源经济产业链;另一方面,做好非煤产业大文章,逐步形成“抓转型必须抓文旅,抓文旅就是抓转型”的共识,不断推进文旅融合,实现以文塑旅、以旅彰文。

  纵览近年来山西在能源产业和文旅产业转型发展方面取得的成就,一个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中显韧度、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中攒厚度、在推广清洁能源应用中描弧度、在文博机构数字化发展中拓宽度、在文旅融合发展中升热度、在文物以及古村古建保护中有态度的山西形象多维度、全方位地跃然纸上。

  

  显韧度:纵深推进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

  过去,山西的经济发展长期依赖煤炭资源,导致产业结构单一,缺乏多元化发展。近年来,山西以坚韧不拔的改革决心,力促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发展,纵深推进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努力在能源革命上走在前、作示范。如今,山西正推动传统优势产业降能耗、提能效,在煤电、钢铁、有色、焦化、化工、建材等高耗能行业加大力度开展节能降耗技术改造。“十四五”以来,山西淘汰落后煤电机组245万千瓦,完成现役机组“三改联动”6531万千瓦,建成投运6台百万千瓦机组,60万千瓦及以上机组占煤电机组的比例约50%,平均供电煤耗较2020年下降12克。

  此外,山西全力发展现代煤化工产业,加快推动煤炭由燃料向原料、材料、终端产品转变,梳理出10条煤化工重点产业链。山西省明确提出要打造世界一流的煤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基地,并将其作为“五大基地”建设内容之一。全省上下锚定目标,在煤机装备、煤电、煤化工、氢能、煤层气等重点领域持续发力,推动越来越多的煤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落地生“金”,不断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推动能源革命加速前进。

  攒厚度:新型电力系统保障电力供应

  在做好煤炭这篇大文章的同时,山西加快光伏、风电、氢能、地热能等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发展,能源供给由单一向多元、由“黑色”向“绿色”转变。截至2023年底,山西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装机6797.78万千瓦,占全省电力总装机的45.83%,非水可再生能源消纳权重达26.5%。随着以光伏、风电为代表的新能源装机占比逐渐上升,为保障电力系统稳健运行,山西不断加强电力系统运行的“厚度”,通过新型储能这个大型“充电宝”,在用电低谷时充电、高峰时放电,发挥“调节器”和“安全阀”的作用,从而推动构建清洁低碳、安全充裕、经济高效、供需协同、灵活智能的新型电力系统。

  作为电力外送的重要省份,通过“市场之手”更高效地消纳新能源电量,是山西电力现货市场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山西省电力现货市场于2023年12月22日转入正式运行,是国内第一个进入正式运行的省级电力现货市场。目前,已形成“全电力优化、新能源优先”的省级电力现货市场,支撑“中长期+现货+辅助服务+零售市场+绿电绿证”“省内+省间”协同运行的电力市场体系。

  描弧度:清洁能源应用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2020年底以来,锚定“双碳”目标,能源大省山西以煤为基,依托汾河东西两岸的晋中和吕梁两市,延伸产业链条,开启“左手向醇,右手向氢”的能源变革之路,为碧水蓝天绘出一抹绿弧。

  氢具有燃烧热值高的特点,是汽油的3倍,酒精的3.9倍,焦炭的4.5倍,燃烧的产物只有水,清洁无污染,是一种优势十分突出的能源。山西氢能源富集,应用场景丰富,可在交通运输、工业生产、能量转送、电网储能调配等领域应用。随着氢能“制储输用”全链条不断发展,“链主”“链核”企业加快发展步伐,一幅氢能产业链蓬勃发展的画卷正在三晋大地徐徐展开。截至目前,山西省氢能产业链已汇集31户企业,形成美锦能源、山西晋南钢铁、山西鹏飞集团3户“链主”企业。2023年,全省氢能产业链累计营收502.5亿元,同比增长32.2%。作为全国重要的煤化工基地,山西工业副产品不仅有氢,还有甲醇。山西拥有煤制甲醇、焦炉煤气制甲醇等多种生产路径,掌握甲醇全产业链生产技术,具备大规模生产供应能力。2023年,晋中介休昌盛25万吨焦炉煤气制甲醇项目进入设备调试阶段,全市81座甲醇加注站建成使用,甲醇汽车市场规模达5000辆。

  拓宽度:博物馆数字化创新文旅体验

  当今,数字化技术正改变知识与文化的传播方式。从山西博物院的旧石器时代三棱大尖状器到山西考古博物馆的新石器时代石雕蚕蛹,从晋国博物馆的西周叔虞方鼎到太原博物馆的东周赵卿墓车马坑……山西拥有丰富的博物馆以及文物资源,如今正利用云服务、人工智能、VR等科技手段,让文物资源焕发新活力,不断拓宽博物馆的“围墙”“边界”,让“一眼千年”“一眼万里”成为现实,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在山西,可以看到一座“永不落幕的博物馆”——山西文物数字博物馆,汇聚可移动文物和不可移动文物资源,为公众提供查询、浏览、鉴赏、互动等服务。今年“五一”期间,山西博物院推出“时空变调——山西古建筑数字艺术展”,参展的20余件艺术品涵盖雕塑、绘画、装置、数字影像、交互艺术、混合现实、人工智能艺术等类别,令人眼前一亮。未来,山西文博机构将继续推动数字化发展,满足公众的多元文化需求,让三晋文化的魅力璀璨绽放。

  升热度:演唱会与旅拍带火文旅消费

  今年以来,太原市积极发展演唱会经济,邀请歌手来太原举办演唱会,吸引各地歌迷前来观光旅游。一场场演唱会在太原拉开帷幕,一首首经典歌曲为观众展示音乐魅力,也为这座城市带来更多活力。在演唱会当日增派公交车辆免费接驳并提供延时服务;歌迷持有演唱会门票,可以在演唱会举办前后免费游览景区、博物馆;成立演唱会经济服务保障工作专班,解决演唱会举办堵点难点问题;为歌迷提供免费饮用水……贴心举措越来越多,游览体验持续优化,文旅消费的热度也在不断升温。今年至今,太原市已举办32场演唱会,现场观演近100万人次,较2023年的20场、50万人次分别增长60%和100%。

  除此之外,游客穿着传统服饰拍照的旅拍项目,正成为山西各古城大院的文旅消费新热点。在平遥古城,旅拍商家已发展至500余家,吸纳摄影、化妆、民宿等相关从业人员近4000人。这些旅拍店多为专职经营,在承接拍摄的同时,还提供服饰租赁、化妆、取景等服务。许多民俗客栈将旅拍作为辅助经营项目。在平遥古城的500余家民俗客栈中,约1/3推出了旅拍活动,带动“一日游”向“两日游”转变,延伸文旅产业链条。

  有态度:持续加强文物保护利用

  今年夏天,国产3A游戏《黑神话:悟空》上线后走红网络。游戏部分场景取材于36处景点,其中有27处是山西具有代表性的古建筑,古刹、古塔、牌楼、石窟、石刻、雕塑等,大部分都是主创人员实景复刻或由动画师建模生成,十分生动逼真。这些古建筑横跨山西9个地市,吸引了众多海内外游戏玩家和游客前来打卡。截至11月5日,全网结合《黑神话:悟空》宣传山西文旅和山西古建的相关话题阅读量破百亿次;1—11月,全省66个重点监测景区累计接待游客9863.66万人次,同比增长19.94%,累计门票收入30.75亿元,同比增长19.37%。“山西古建”成为热点话题,推动实现旅游“接待+收入”双增长。

  作为一个文物大省,山西现有不可移动文物达53875处,其中古建筑就有28027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31处,其中元代及以前木构古建筑500余处。受长期雨雪侵蚀等因素影响,许多文物现已处于濒危状态。山西持续强化文物保护工作,2023年印发《关于推动新时代山西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聚焦考古、古建筑、博物馆三大领域,强化文物科技、人才、管理、利用、政策保障工作;此外,山西成立省级文物保护基金,构建起多元、稳定、可持续的文保资金投入保障机制,持续推进文物领域的公共文化服务。

  未来,山西将继续坚持改革开放,抓住重大政策机遇,深化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加强非煤产业发展,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不断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书写更加辉煌的转型发展新篇章。

  数据来源: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