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时节,走进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万寿街道小平房村,一座座农家院落排列整齐,庭院干净整洁,道路全部硬化。村子里,供暖站、供气站、供水站等样样齐全,垃圾、污水也每日集中处理。
以前,村民们大多住在低矮破旧的平房里,房前屋后堆着杂物和柴火垛,一到下雨下雪天,路上全是烂泥。“一进臭水沟,步步踩石头”,说的就是过去小平房村的模样。
蜕变的秘诀是啥?“强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充分发挥党员带头作用,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小平房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钱学余回答。
1991年,钱学余放弃工程队队长工作,回村任职。依托丰富的铁矿资源,他带领村民开办铁选厂、砖厂、铸造厂等多个村办企业,不仅还清了村里的债务,还让这个集体经济收入几乎为零的“空壳村”,一跃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2000年,村办企业开始改制。“大河没水小河干,大河有水小河满。”在钱学余看来,只有村集体经济壮大了,村民才能持续增收致富,小平房村的资源必须由全体村民共享。小平房村两委班子研究决定,将村里的铁矿企业继续留在村集体。
“主心骨”坚强有力,“领头雁”善作善成。这些年,按照“工业强村、以工哺农、以工促商”的发展规划,小平房村大力发展工业、林果业、有机农业、生态观光旅游业等产业,致富路越走越宽。
“我们家有约14亩地,每亩1000元流转到合作社,我自己在合作社务工,每年还能赚两万元。”古香杂粮专业合作社面粉加工厂里,村民王桂君高兴地说。村党委委员、合作社理事长李红蕾介绍,除种植小麦,合作社还种植了2000亩中草药、300亩杂粮,每年能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300万元。
如今,小平房村按照“支部引领+党员带动+群众参与”的发展思路,积极推动村党组织领办创办合作社,实现村集体增收和村民致富双赢。依托特色农产品加工,村里同步开展电商业务,还投资兴建天秀山森林公园,生态旅游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不远处,村子里的南果梨酒厂,果香阵阵、酒香扑鼻。酒厂里,村里的致富能手、党员李生仕正在仔细检查产品质量。此前,村里5000余亩南果梨喜获丰收,经过破碎、发酵、蒸馏等工序,一瓶瓶南果梨酒销往省内外。
“先锋走在前,致富路子宽。”村党委副书记王志祥说,为切实以组织振兴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小平房村党委着重从农村经济能人、复转军人、致富能手和大中专毕业生中发展党员,改善农村党员队伍整体结构,同时探索实施“双培双带”模式,着重培养致富能手和有知识的青年,让有能力的党员带动困难党员、致富能手带动困难户,开展“一帮一”活动。
“现在,村里的大事小情,党员是先锋模范;在合作社,党员是发家致富带头人;在集体企业,党员是生产一线的骨干。全村8个党支部、125名党员,都有发挥作用的舞台,都是岗位上的旗帜。”钱学余说。2023年,小平房村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205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近3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