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要闻

人民日报 2024年12月05日 星期四

返回目录    放大 缩小 全文复制        下一篇

“小巷人家”迁新居(身边故事看改革)

本报记者 李家鼎 《人民日报》(2024年12月05日 第 04 版)

  年关将近,刘大姐一家“双喜临门”。

  “新房到手,闺女明年初结婚,正好用上!”装修操心费力,可刘大姐浑身是劲。

  59岁的刘大姐,本名刘金凤,天津市东丽区新立街道泥窝村人。2017年,城镇化的东风吹到泥窝村,按政策她家宅基地可享受定向还迁权益160平方米。

  刘大姐当时盘算:“换两套小两居,我和老伴一套,给闺女留一套。”

  2020年,新立街道10个集体经济组织(村)的2.6万余名群众定向还迁。谁料,包括刘大姐一家在内的625户群众却未能如愿。

  “姊妹几个对祖宅分配有争议,等商量好了,已经排到大后边。”刘大姐很懊恼。

  姊妹们也委屈,“咱是动得晚,可拆迁协议签了,咋说都不该没房!”

  个中原因复杂。作为定向还迁项目,“新立示范镇”建设涉及村庄多、时间跨度长,前期群众还迁权益测算方法较为粗放,政策执行尺度不一。房源不足问题在后期集中暴露,“先签的吃了糖,后签的吃了亏”。

  “住房问题既是民生问题也是发展问题。”东丽区政协副主席、城市化办公室主任马迎春坦言,“这件事群众不满意,必须下大气力解决好。”

  若新建房源,程序复杂、周期漫长,刘大姐们等不起。

  出路唯有改革。

  全局观念,系统思维。全区范围内统筹调剂存量房源,向未安置群众提供多样化选择,同时以第三方评估机构确定的安置指导价和调剂房源市场价为基准,换算得出调剂房源价格。

  这法子,刘大姐们能认可吗?

  “跟老街坊们处了半辈子,约好还迁后还住一块,现在把俺们一家闪外头,那哪儿成!”起初,刘大姐断然回绝。

  村干部杨淑云自告奋勇,登门相劝:“调剂房源位置好,出门就有大医院、菜市场,生活甭提多方便!”

  实地看完,刘大姐也觉得好,可心里还有疙瘩。

  “本来就吃了亏,为嘛还要补差价?”

  “咱这是商品房,比还迁房地段好,价格自然高一点。算总账、长远账,不光不吃亏,还有赚头。”

  …………

  一轮轮入户走访、宣传、摸排,让“小巷人家”了解政策、理解改革。

  一来二去,有了变化。“街道社区的小年轻们,嘴皮子磨破、嗓子说哑,我看着都心疼。”账越算越清,刘大姐带头签约。

  看准了就抓紧干。从2023年8月起,东丽区先后两次统筹调剂区内存量房源,供未安置群众选择。刘大姐一家去年选了一套90平方米的两居室,今年8月又选了一套78平方米的两居室。

  截至目前,此前未还迁的625户群众,已有538户安居圆梦。

  依靠人民,改革才有动力;为了人民,改革才有意义。让马迎春惊喜的是,全区存量安置房源从2021年的9200余套降至目前的4000余套,“盘活存量与群众还迁双赢”。

  新房正在通风,窗户尽数敞开。初冬的寒风穿堂而过,刘大姐却毫不在意:“心里倍儿暖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