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创新对外传播表达方式,把“我们想讲的”变成“受众想听的”
我今年90岁了。如果可以用一句话来总结自己的一生,那么我会选择“生命不息,追求不止”。这是我一直以来的座右铭。
在我16岁那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保家卫国,人人有责,我主动申请入伍,很荣幸被批准,之后便和战友们跨过鸭绿江奔向了战场。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战斗,是保卫清川江大桥。战斗持续了七天七夜,敌军出动了上千架次的飞机。投弹、俯冲、扫射……许多战友永远留在了那片土地上。作为幸存者,我有责任肩负使命,扛起战友们的遗志。往后余生,为了祖国奉献,没有任何“价钱”可讲,这是我和战友们立下的誓言。
何谓“不讲价”?在我看来,只要是国家的需要、事业的需要,就要义不容辞去做、全力以赴做好。1958年,我毕业留校,成为北京师范大学的一名教师。从现代文学到现代戏剧,再到影视学科,从教60余年,我多次跨专业任教。1992年,学校准备创建全国首个综合性大学的影视学科。临近退休的我接到任务,开始“创业”。学科设计规划、师资引进培养,编写教材、确定招生计划、设置课程……摸着石头过河,一项项推进。3年后,学校获批全国高校第一个影视学博士学位授权点。一次次从零开始,不少人问我:难吗?但凡干事创业,哪有一帆风顺的。人生总是越过一座山,再攀一座峰。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
教学,没有科研做支撑,就无法深入;脱离了实践,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学生社团北国剧社和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就是从我们的戏剧、影视教学中孕育生长出来的。主角无一例外都是青年学生。这些平台,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阵地,也成为以美育人的重要载体。当北国剧社的作品走上首都剧场等大舞台,当青年影人的作品闪耀于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我更深切地感受到,青年人创新创造活力无穷,关键是要为他们施展才华创造条件、提供舞台。
新时代的中国,让我们有底气也有能力讲好中国故事。影像叙事具有跨越时空、直击人心的力量。由此,我们推出“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项目。14年来,百余个国家的千余名青年深度体验中国生活、中国文化,拍摄纪录短片,以他者视角讲中国故事,以人文交流促民心相通。“看中国”搭建起中外青年沟通、交流、合作的桥梁,成为彰显中国魅力、传播中华文化的品牌项目。实践证明,把“自己讲”和“别人讲”结合起来,有助于中华文化立起来、走出去;积极创新对外传播表达方式,把“我们想讲的”变成“受众想听的”,一个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将赢得越来越多理解、尊重与支持。
出生在风雨如晦的旧中国,成长于筚路蓝缕的新中国,亲历时代的沧桑巨变,我格外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始终没变的,是对祖国的赤诚,对中华文化的钻研,对三尺讲台的热爱。至今,我仍坚持授课,鼓励更多年轻人学经典、读经典,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我会继续在文化“战场”上发光发热,能多干就多干一点,尽心竭力奉献所有。
(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院长,本报记者吕晓勋、何娟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