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熊烈火,他们冲锋在前;滔滔洪水,他们逆行出征。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时刻牢记“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的铮铮誓言,全力以赴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全国消防宣传月活动正在开展,本版推出特别报道,致敬向险而行的“火焰蓝”。
——编 者
打通“生命线”——
全力以赴守护万家平安
本报记者 魏哲哲
“梅县白渡镇有老人被困楼顶,情况紧急!”今年6月,强降雨导致广东梅州市多个镇村发生洪涝灾害、山体滑坡,人员受困。
“我背您出去。”到达老人所在的悦来村时,洪水深度已超过一层楼,并伴有暗流。梅州市消防救援支队消防员林红文为老人穿好救生衣,背着老人迅速转移。
灾情就是命令,梅州市消防救援支队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53辆消防车、234名消防指战员紧急奔赴重灾区,在4个县(区)分成近百个作业点同时作业。摸清水路,理顺救援路线,消防救援人员驾驶舟艇在大雨中往来穿梭,受困和遇险群众被及时救出。
6月16日深夜,石窟河水位暴涨,长潭水库的水流倒灌,山体滑坡、泥石流肆虐,通往平远县泗水镇8个村的道路全部中断,与外界失联。
“道路、通信都中断了,为了及时探查受灾情况,我们必须快速进去!”梅州市消防救援支队白渡特勤站站长彭志昉带着7人组成的救援突击队,徒步前往泗水镇“孤岛村”进行救援。泥石流冲毁了路段,淤泥没过膝盖,他们就铺上树枝,拄着木棍,深一脚浅一脚在风雨泥泞中艰难前行。在没有补给的情况下,他们花费12小时,顺利到达灾区一线,为后续的救援打通了一条“生命线”。
“消防救援队来了!”被困群众看到消防员激动不已。在救援被困人员告一段落后,顾不上满身疲惫的消防队伍,又马不停蹄投入清淤、排涝、送水、送药等灾后重建任务,发挥专业特长做好灾民安置区火灾防范。群众安全了,道路打通了,通信恢复了……消防救援队伍冲锋在前,全力以赴守护万家平安。
做群众的“好邻居”——
为民服务不停歇
本报记者 张 璁
“你们不光把安全送到我们家门口,更是把温暖送到我们心坎上。”见到北京市西城区消防救援支队府右街特勤站西交民巷消防站站长范少伟来家里走访,消防站附近的住户安红山向他竖起了大拇指。
西交民巷消防站位于国家大剧院西南角,辐射辖区近3000户居民。建站4年多来,队员们用心用力让消防站成为“为民服务队”,通过与居民紧密联系,让消防安全走进群众心里。
“我和队员们在走访时,时常帮居民搬东西、打扫卫生。”范少伟说,消防站周边平房多、老年人多,自打这儿建起了消防站,周边群众有了困难,常常爱找队员们帮忙。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说起消防站,居民们总是赞不绝口。
住在前红井胡同的李继军,每遇雨天房屋常会漏水。她到消防站求助,队员们来了,上房盖瓦加苫布,帮着解决了大问题。
老街坊黄玉平家的院里原来有个树桩,经常绊倒人。黄玉平找到消防站,队员们使用电锯,三下五除二就锯平了树桩,并帮她铺平了路,消除了隐患。
有一次,辖区一位大爷在家摔倒了,儿子一时过不来,最后是消防员们把老人送到了医院。
有了队员们和居民们建立的深厚情谊,开展起基层消防工作就格外顺手。作为大家的“好邻居”,消防员白天变身宣传员,传知识、讲防范,劝说居民清理可燃物;晚上成为巡查员,分成三组,穿胡同、进大院、入门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消防站的队员们用不停歇的脚步,换来了辖区居民的平安。
消除身边隐患——
事后处置变事前预防
本报记者 亓玉昆
白墙黑顶的楼房、有序停放的车辆……来到江苏省淮安市淮安生态文旅区悠园新村小区,环境干净整洁。
小区电动自行车很多。从前,推车上楼、“飞线充电”、随意停放等电动自行车乱象,一度给小区带来诸多隐患。
安装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独立式感烟火灾探测器;建设防火隔离墙;增设充电桩,实现集中充电管理、充满自动断电……自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行动开展以来,淮安生态文旅区消防救援大队联合住建、物业等部门,对单元楼的架空层进行清理、规划,为电动自行车建起安全的“家”,同时持续开展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联合检查行动,边检查、边整改。
“这些措施有力解决了违规停放、违规充电等问题,降低了安全风险,大家在这住得更安心了。”看着小区内一排排整齐停放的电动自行车,居民陈青开心地说。
如今,陈青还成为一名社区消防志愿者,针对近日实施的《淮安市住宅小区电动自行车充电安全管理条例》,她和社区工作者开展了消防安全普法活动。
为了引导居民增强消防安全意识,淮安市消防救援支队将电动自行车安全停放、充电作为消防宣传工作的重要内容,广泛发布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提示,发动辖区网格员、志愿者开展日常巡查,组织志愿服务队以案说法、以案警示,营造浓厚的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宣传氛围。
“一旦发生火灾,我们的目标和要求是,微型消防站做到1分钟响应、3分钟到场、5分钟处置。”在淮安市清江浦区,消防救援人员来到辖区水韵天成小区微型消防站检查消防设施器材是否完好,并假定火灾场景,进行联合演练。
近年来,淮安市消防救援支队大力推进“防消联勤”,把防火监督管理与灭火应急救援基础工作相结合,将消防安全工作从事后处置向事前预防转变,有力消除群众身边安全隐患。
巧解现实难题——
执法有力度有温度
本报记者 金 歆
“这么多火灾隐患,不及时消除的话,很有可能威胁到这里所有人的生命安全。”
“这么多危重患者,还有那么多老年人,我们怎么转移?”
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消防救援大队在对该县某医院进行消防监督检查时,发现医院存在综合楼没有设置封闭楼梯间、楼梯间不能直通室外等多项火灾隐患。
“医院内患者特别是老年患者居多,情况比较特殊,贸然查封可能会造成患者无法安置的问题。”鄄城县消防救援大队大队长樊利说。
如何处理?市消防救援支队组织召开案件研讨会。
“要保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执法力度,同时也要综合运用柔性执法措施,实际解决相关群体的安置问题,真正做到合情、合理、合法。”菏泽市消防救援支队支队长袁晓波说。最终,消防救援部门决定:一方面,县消防救援大队执法人员从群众民生需要出发,全过程指导医院制定整改方案、驻点提供技术帮扶,保障消防隐患整改到位;另一方面,安排专人进行监督,加强整改期间安全管理,若整改不能按时完成,坚决查封处理。
第二天一早,整改工作就开始了。防火业务骨干来到医院,带着维修人员,先对部分损坏的消防设施器材进行逐个检查,指导他们进行拆卸、维修。
医院负责人在得知进展后,对执法部门的良苦用心也十分理解:开设逃生出口,针对走廊应急灯、蓄电式疏散指示标志设置数量不足、消防控制设备不符合要求等问题进行设备施工安装……各项整改举措很快落地落实。
就这样,消防救援部门高效且有温度的执法,实现了问题的有效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