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要闻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4年11月12日 星期二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殷墟甲骨文保护传承不断推进——

“守护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文化中国行)

本报记者 张文豪 《 人民日报 》( 2024年11月12日   第 04 版)

  正面布满道道裂纹,背面钻凿痕迹累累,一片片甲骨穿越3000年,带来商朝古都的讯息,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

  2022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殷墟遗址考察时指出:“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为我们保存3000年前的文字,把中国信史向上推进了约1000年。殷墟我向往已久,这次来是想更深地学习理解中华文明,古为今用,为更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借鉴。中国的汉文字非常了不起,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汉文字的维系。”

  位于河南省安阳市的殷墟博物馆内,讲解员许纤莹轻触一块电子屏,一片甲骨上肉眼难辨的细小刻辞变得清晰起来,“借助微痕增强技术,甲骨被全信息展现、高保真还原。”

  不远处的展柜中,这片编号为“H3:882”的刻辞卜甲静静陈列。卜甲品相较好,左侧略有残缺,正面依稀可见4条占卜记录。经释读,卜辞中“子欲呼逐鹿不奔马”,即“子”卜问狩猎追逐鹿兽时马匹是否会受惊。

  发掘甲骨文,探源中华文明,考古事业居功至伟。

  时间拨回到1991年。这片甲骨在殷墟花园庄东地一处窖藏坑中被发现。和它同时出土的,共计有龟甲、兽骨1583版。继1936年小屯北地、1973年小屯南地后,这是殷墟甲骨的第三次重大发现,被列入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花园庄东地出土的这批甲骨,契刻了2250余条商王武丁时期的占卜记录,丰富了世人对殷商社会的认识。

  “经老一辈考古人的发掘与研究,现已释读出甲骨单字约1500字。”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站站长何毓灵一直在与时间赛跑,“历经岁月磨蚀,质地脆弱的甲骨,不少已出现疏松粉化,许多龟甲兽骨的刻痕亦是残缺不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通过文物发掘、研究保护工作,更好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古老的甲骨“真容”显现。

  去年9月,安阳师范学院甲骨文信息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研究团队来到安阳工作站文物库房,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对包括“H3:882”卜甲在内的近百片殷墟甲骨进行高清信息采集,开启了发掘研究与展示利用的双轮驱动。

  “大家拍摄十分小心,也异常细致。”花了3天时间,实验室主任刘永革和团队成员怀着敬畏之心,记录下这些历史遗存。

  殷墟博物馆电子屏展示的“H3:882”卜甲,需要上百张照片合成。采集时要拍摄正反两面,每面八个方向,每个方向要七个角度。合成后的数字信息,被录入“殷契文渊”数据库,以供更多人研究。

  在何毓灵看来,甲骨文研究已经不局限于“文”,其所依附的“甲骨”信息丰富。像钻凿位置、卜兆裂纹等,同样具有研究价值。三维建模、微痕增强等现代技术,助力研究者更全面地掌握甲骨资料。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从未中断,塑造了我们伟大的民族。古为今用,为更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借鉴。

  今年2月,殷墟博物馆新馆开馆,集中展示殷墟近百年考古成果。“H3:882”卜甲也从文物库房“走出”,首次与公众见面。其采集信息被做成电子海报,并配以知识问答。只需滑动屏幕,游客便可近距离目睹甲骨裂纹和刻痕,感受甲骨文所承载的历史底蕴和文化根脉。

  前不久,我国散落海外的甲骨首次以数字化形式回归故乡。实验室赴国外采集甲骨文的数据团队,带回了8片甲骨的高保真数据。团队成员李邦对这些信息进行整合,并于近日上传到“殷契文渊”甲骨文AI协同平台,以实现资源共享。

  “本来是7片甲骨,但因为长期风化和保存不当,有一片甲骨已被一分为二。”惋惜之余,李邦愈感时间紧迫,“要加快甲骨文以数字化形式回归的步伐,守护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让更多人认识、了解甲骨文,增强文化自信。”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