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要闻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4年10月29日 星期二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中车大连公司电工张如意从事机车调试二十多年——

确保机车零缺陷出厂(工匠绝活)

本报记者 刘洪超摄影报道 《 人民日报 》( 2024年10月29日   第 06 版)

  【绝活看点】

  张如意,中车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机车电工,中国中车首席技能专家。从事机车调试工作20多年来,成功完成机车排障任务上万次,并且保持着调试机车10余种、总计1000余台,100%质量无缺陷的纪录。完成技术创新项目40余项,拥有16项实用新型专利。先后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技术能手等荣誉。

  

  “这是我们厂最新生产的系列化新能源机车,调试完成后将会广泛应用于煤矿、冶金等领域的大型企业。”近日,在中车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的现代化调试车间内,张如意(见图)正在认真地对一台新能源机车车头进行调试工作。

  作为机车出厂前的最后一道工序,调试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目的是在出厂前把机车故障率降到最低。“一台机车的电气系统有数以万计的零部件,干好机车调试工作要求我们必须充分熟悉不同零部件和线路。”张如意说。

  从事机车调试工作20多年,张如意保持着调试机车10余种、总计1000余台,100%质量无缺陷的纪录。在众多的调试工作经历中,让张如意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对交流电传动高原型内燃机车的调试过程。

  2014年8月,K9821次客运首发列车从西藏拉萨站启程,开往日喀则站,其中负责牵引任务的车头是由张如意参与调试的首批高原机车。在高海拔地区承担运输任务的高原机车,对抗寒性、可靠性、安全性的要求更高。“当时调试工作没有任何试验数据资料可以借鉴,一切要从零开始。一根线错接会导致几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的查图、看线和校线。”张如意说。

  “我们的工作就是努力实现机车无故障出厂。”张如意说。在工作时,他总会随身携带一个笔记本,发现问题就记录下来,解决后则进行归纳总结,找出问题的共性和特殊性。

  2021年10月16日,一列红蓝白三色涂装的流线型动车组抵达中老铁路老挝万象站,正式交付老中铁路公司。在此之前,张如意深度参与了该动车组的调试工作。“当时机车调试工期紧张,工艺要求严格,我们拿着设计图纸,在较短时间内了解了车辆性能和各项工作原理,并全程跟踪记录机车数据,完善了每一个细节。”张如意说。在此过程中,张如意发现并整改30余项问题,为机车按时交付作出了积极贡献。

  近年来,张如意参与了对老挝等18个国家和地区出口动车组的机车调试工作。“每当在铁路线上看到我调试过的机车,心里就会特别自豪,经过我的努力,乘客能够更安全顺利地出行。”张如意说。

  在完成机车调试工作的基础上,张如意积极投身传帮带工作,借助以他名字命名的劳模创新工作室和技能大师工作站等平台,将自己的经验传授给更多的职工。“目前劳模创新工作室共获得各种成果69项,发表论文20余篇。”张如意介绍,他牵头的技能大师工作站围绕各种新型机车调试开展质量攻关、技术创新、技能培训等活动,提出了100余项合理化建议,成功解决机车大小故障千余次。

  匠心铸就梦想,技能点亮人生。“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用行动传承践行工匠精神,同时助力更多年轻人走上技能成才的报国之路。”张如意说。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