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评论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4年10月29日 星期二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一垄一亩载民生(人民时评)

常 钦 《 人民日报 》( 2024年10月29日   第 05 版)

  耕地保护,关系到十几亿人的饭碗问题,要常抓不懈,打好持久战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自然资源部前不久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以来,全国耕地总量增加1758万亩,连续3年实现净增加,遏制了耕地持续多年减少的态势。特别是去年,南方省份净增加739万亩,扭转了耕地“南减北增”局面。各地区各部门耕地保护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提供坚实保障。

  耕地数量“三连增”,得益于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要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坚决遏制‘非农化’、有效防止‘非粮化’”。从加强耕地占补平衡管理,到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从强化土地执法监察,到建立耕地保护补偿机制……从中央到地方出台了一系列严格耕地保护的政策措施,为守牢耕地保护红线提供了有力支撑。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确保耕地数量稳定,才能更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耕地数量三连增,意味着我国有更多的耕地可以用于粮食生产,为大国粮仓提供更充足的土地资源。同时,随着耕地质量的不断提高,粮食单产也将不断增加,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国家粮食安全保障水平。

  尽管耕地数量实现“三连增”,但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耕地保护依然面临诸多挑战。人均耕地少、耕地质量总体不高、耕地后备资源不足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耕地总量由减转增的基础并不十分牢固,耕地占用与保护的矛盾和压力依然突出。这就要求我们坚决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持续聚焦稳住总量、优化布局、压实责任“三项任务”,紧盯严控新增、盘活存量、严格执法“三个环节”,推动形成耕地保护的长效机制。

  推动耕地保护,必须立足守住耕地保护红线,改革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针对近年来耕地保护出现的新情况,应把各类占用耕地行为统一纳入耕地占补平衡管理,实行“以补定占”,强化省级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管控。近年来,我国在不断完善耕地保护约束性“硬措施”的同时,越来越重视加强耕地保护的正向激励。健全激励约束机制,落实耕地保护经济奖惩机制,才能真正做到让保护耕地的地方不吃亏、让保护耕地的农民得实惠。

  持续做好耕地保护,离不开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从政府到农民,从企业到社会组织,都能为保护耕地、保障粮食安全贡献自己的力量。自然资源部在互联网上向社会提供永久基本农田查询服务,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到耕地保护工作中来。河南省建立耕地保护工作联系点制度,构建下沉乡镇、点对点联系、责任到人、监管到位的耕地保护工作网络,推动全省自然资源管理“一网两长”制度落细落实。不断探索创新,增强全社会对耕地保护的责任感,必能提升耕地保护的效率和效果。

  寸土寸金关乎国计,一垄一亩承载民生。耕地保护,关系到十几亿人的饭碗问题,要常抓不懈,打好持久战。确保18亿亩耕地红线牢不可破,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中国饭碗”必将端得更稳、成色更足。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