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要闻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4年10月10日 星期四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传承人万桃元——

胸有成图 建房造屋(工匠绝活)

本报记者 田豆豆摄影报道 《 人民日报 》( 2024年10月10日   第 06 版)

  【绝活看点】

  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分为伐木、下料、上滚马、清方、画墨、开田、凿眼、立屋、制梁、上梁等数十个环节,代表性传承人万桃元将这些制造环节归纳成技艺歌诀,助力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传承。

 

  不打地基,却稳如泰山;飞檐翘角,如飞鸟展翅,格外灵动……走进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独具特色的土家族吊脚楼便会吸引人们的目光。随着时代的发展,砖瓦房逐渐取代纯木制的吊脚楼,传统土家族吊脚楼的营造技艺,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家住恩施咸丰县曲江镇湾田村的万桃元(见图),便是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建造土家族吊脚楼最特别的地方,就是木匠不用图纸,修造之前在脑海中形成图样。”万桃元说,“胸有成图”是需要日积月累的磨练才能熟练掌握的绝活。

  纯木制吊脚楼,全部采用榫卯结构,在一根根木料部件衔接成房屋结构的过程中,不能使用任何铁钉,因而榫卯的位置必须精准把握。一般吊脚楼依山就势而建,造型、大小没有一定之规,并不能靠记熟一张图纸就能完成。建造吊脚楼的“秘密武器”,便是各人自制的“高杆”。

  “木匠木材木建筑,高杆展样无纸图。榫卯结构胸怀数,上下左右自然熟。”万桃元念道。为了便于传承技艺,万桃元将自己的经验编成了一系列朗朗上口的歌诀。这首歌诀中所说的“高杆”,便是建造吊脚楼时所用的标尺。从外形上看,它只是由几根竹条折叠而成,上面用笔画了一些不同的记号。而在内行眼里,这些记号意味着建造标准,标明竖起立柱、立柱打孔、与横向木方衔接等位置信息……与“高杆”配套的是“斗杆”,主要标识横向木材的大小、形制、位置、榫卯方式。

  在万桃元家中,可以看到不少吊脚楼模型。几根立柱、几根木方,榫卯结合,便竖起了一间房的主体结构。“建造一个完整的吊脚楼,需要的部件有几百种,十分复杂,但归纳起来,就是‘柱’和‘方’两大类,万变不离其宗。如果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那么对于工匠来说,会建堂屋就能建厢房,能建一层楼就能建两层楼。”万桃元说。

  话虽如此,但想全部了解吊脚楼的结构、细节,在实践中灵活运用,绝非一日之功。如果说吊脚楼营造技艺是一本“无字之书”,必须经历先将它“读厚”,最终将它“读薄”的过程。

  吊脚楼营造流程分为伐木、下料、上滚马、清方、画墨、开田、凿眼、立屋、制梁、上梁等数十个环节,万桃元将复杂的技巧总结为生动的歌诀。比如“将军柱”是吊脚楼最重要的承重部件之一,他写道:“土家建筑一柱惊,正房吊楼来合成,技艺重点将军柱,接拿多枋不能无”;“上梁”是建筑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他写道:“两头放在中柱顶,梁口木渣压中心。”

  在万桃元看来,最能展现土家族吊脚楼造型之美的是飞檐,其支撑部位是“挑”这个部件,它形如曲棍球杆,分为“翅角挑”“板凳挑”等多个类型。万桃元把挑的形象描述为“悬空受力显美气,艺术才华任君观”,其中“翅角挑”是从飞鸟的翅膀、尾巴造型中获得灵感,现已成为土家族吊脚楼屋檐的经典造型。

  要将这些“胸有成图”的绝活传承下去,难度不小。近年来,年近古稀的万桃元将主要精力放在了收徒讲学、技艺整理上。他还根据自己建造过的吊脚楼,制作了一系列模型。“每个部件都是按比例缩小的,有了这些模型,吊脚楼营造技艺就更容易被传承下去。”万桃元充满信心。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