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评论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5)

人民日报 2024年09月25日 星期三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层层提速”不可取(纵横)

宋东泽 《 人民日报 》( 2024年09月25日   第 05 版)

  在实际工作中,有种不好的现象:个别地方为了体现重视程度,随意加任务、提指标、缩时限,在指标任务下派中搞“层层提速”,一级一个时间期限。一开始给一周时间,传达时被压缩为3天,到基层甚至要求上午部署、下班前就要报材料。

  比如,个别单位在要求基层单位报送材料时脱离实际,“文山”问题花样翻新:一天下发7份征求意见函,并要求基层单位当日反馈,甚至出现要求2小时内反馈的情况,不给基层单位预留足够时间去研究和讨论,增加了基层负担,也影响工作完成质量。

  很多工作如果按照最初时间设定,是符合客观规律的,倘若“层层提速”,到了基层,时间就变得紧迫,基层干部疲于应付,可能会事与愿违。“层层提速”违背客观实际,不符合工作需要,看似加速冲刺,实则急躁冒进。

  仔细想来,“层层提速”背后,有思维方式的问题,也有工作方法的问题,但本质上是作风问题、政绩观问题。看似一级更比一级严格,实则在给自己预留空间,将“压力层层传导”异化为“压力层层加码”。把方便留给自己,把麻烦留给基层,是典型的不担当、乱作为。

  不久前,中办、国办印发了《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强调要化繁为简,不搞“繁琐哲学”,把基层干部从繁复考核中解脱出来,把更多精力用到抓落实上。“欲筑室者,先治其基。”基层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确保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实落地的关键所在,不能为“层层提速”之类的形式主义所累。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工作十分辛苦,更加需要温暖和关爱。部署工作时,应充分考虑基层实际、理解基层难处、注重基层感受,换位思考衡量基层推进难度和承受能力。安排工作时留有余地,下达任务前考虑可能,把时间设置得更合理,考核指标定得更科学,压实责任链条的同时,强化效果导向,广大基层干部才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抓落实。

  (摘编自《辽宁日报》,原题为《“层层提速”则不达》)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