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专题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4年09月11日 星期三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探索煤矿绿色开采

矸石回井 地面复绿

本报记者 郑洋洋 《 人民日报 》( 2024年09月11日   第 15 版)

  在山西潞安化工高河能源公司充填开采示范基地,一台台巨大的机器正在高速运转。这些从几百米的井下运来的煤矸石,与废弃的粉煤灰、胶结料、水等在地面被加工成一种膏状浆体后,通过管道被输送到井下。

  在煤炭大省山西,煤矸石是主要的工业固体废物类别之一。大量煤矿在产煤同时分拣出的矸石,需占据额外的土地进行处理,影响生态环境。

  2019年,山西选定10座煤矿作为省级绿色开采试点煤矿,高河能源公司入选“煤矸石返井试点和充填开采试点”煤矿。

  高河能源膏体充填开采项目属于山西省煤基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年处理矸石可达70万吨。“项目采用先进的第四代充填技术,能在采空区形成以膏体填充体为支撑的覆岩体系,最大程度保证顶板完整性,提高了安全生产系数,将地表沉降控制在建筑物允许范围之内。”高河能源生产技术部负责人李春介绍。

  以前,煤炭开采后常形成沉陷区。充填开采技术的应用,置换释放了井下大量常规工艺无法回采的边角煤资源,提高煤炭资源回收率,延长矿井服务年限,实现生产提效,能显著增加经济效益。而且,充填开采避免了矸石占压土地,有效保护地下水资源,减少地面沉降。

  截至目前,高河能源公司累计充填开采煤炭80余万吨、消耗矸石约80万吨,置换后释放的产能创造利润2亿多元,初步建成规模量级较大的绿色开采矿井和综合绿色开采技术完整的矿井。“实现了‘黑色煤炭、绿色开采’。”潞安化工高河能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永政说。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