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夜经济高质量发展
浙江省湖州市 漆袁雯
晚风拂面,另一种火热拉开帷幕。甘肃敦煌月牙泉边,星空演唱会激情开唱;河南安阳殷墟景区,光影秀描摹千年古都无限魅力;江苏苏州城北,园林实景版昆曲《游园惊梦》上演青春传奇……今夏以来,夜经济持续火热。游客解锁夜游新体验,文旅市场迎来发展新机遇。
我国城市约60%的消费发生在夜间。夜经济蓬勃兴起,有赖于各地为丰富夜间消费营造良好环境。月牙泉景区实行一次购票3天内多次入园政策;多地博物馆夜间免费开放,合作推出特色文创联展;地方特色街区延长夜间营业时间,主动升级“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服务。这些有益探索,让游客“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
夜游聚集人气,激发消费潜能,也对城市精细化管理提出挑战。从完善基础设施到保障食品安全,从做好垃圾处理、噪声控制到及时响应突发事件,都迫切需要提高标准,明确权责。把“秩序感”融入“烟火气”,运营出新出彩,服务提质增效,推动夜经济高质量发展,定能进一步释放市场活力,为美好生活增色添彩。
探索养老托育新模式
山东省烟台市 戴林峰
以前领着孩子们学童谣,如今带着老人们唱歌曲——由于生源减少、居民养老需求增加,一些民营幼儿园开始转型,变身养老院。幼儿园及时更换发展赛道,是市场自我调节的体现,有利于盘活存量资源。
育儿和养老,虽处于人生两端,照顾需求却高度重合,都需要照护者有爱心、耐心和责任心。不过,幼儿园就地转型,不是教室改卧室那么简单。医、护、食等专业知识需要更新,康、养、乐等服务理念都得跟上,各种功能区也有必要进行适老化改造。除了“幼”转“老”,北京、深圳等地还推出渐进的“老幼共托”模式,让老人和孩子同享欢乐。既兼顾了看护需求,也促进了代际交流,这些养老托育新模式、新探索,值得肯定。
“一老一幼”是大多数家庭的主要关切。当前,我国人口发展呈现少子化、老龄化、区域人口增减分化的趋势性特征。相关公共服务有缺口,亟待各地补上短板。比如,出台支持政策,激励经营主体改扩建养老托育机构。建立健全覆盖全生命周期的人口服务体系,才能解决好养老托育问题,托起“一老一幼”稳稳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