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版:副刊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4年08月19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家住三台山(我与一座城)

包光潜 《 人民日报 》( 2024年08月19日   第 20 版)

  三台山坐落在安徽池州的主城区,绝对高度并不高,却是城区的制高点。我家就住在三台山旁,与之仅隔一条秋浦西路。

  1988年秋天,我从乡村调到杏花村中学任教。每逢课余,我便独行于西郊野径,或沐浴霞光、披星沾露,或屏息谛听草丛里蟋蟀的鸣叫,怡然自得,感到生趣盎然。

  此处便是三台山,当时叫大公山。它是唐代诗人杜牧春游之地的重要一部分。杜牧虽然在池州只做过两年刺史,却在这里留下了许多故事。譬如与青年才俊张祜相聚池州,举办了一次轰轰烈烈的池州诗会,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句。

  三台山因形得名,有三个相连又彼此独立的山丘,顶上均有或大或小的台地。我平时喜欢搜集池州文史资料,因此对三台山的过往知道一些。譬如西端的“一台”叫钵顶山,仿佛倒扣的钵。如今的钵顶山已然失去了山的概念,上面复建了铁佛禅寺。中间的“二台”似乎没有确切的名称,民间叫老虎山或老虎洞。曾经,“二台”的山脚下有一处油库,别具一格地掘坡建造,各种车辆均来此处加油。我时常坐在山上,俯瞰车辆进进出出,好生羡慕,也想驾驶一辆属于自己的车。

  情有独钟是“三台”。历史上,这里叫演练场,是唐代操练兵马的地方。古代池州有“杏花村十二景”之说,当中的“三台夕照”就在此。当年,山顶上建有广播电视发射台及附属设施,后来随着城市的发展,发射台移到了其它地方。

  三台山的山体属于石英砂岩类,风吹雨淋,自然而然地裸露出许多美丽的石英砂,各色各样,晶莹剔透。我时常席地而坐,随手拾取石子——在我看来,它们都是三台山结出的籽儿。有时候,我会拿着石子对着夕阳,欣赏里面的暗纹,仿佛一幅幅山水画,譬如“霜叶红于二月花”“一江春水向东流”等。

  三台山曾经是小城西郊的荒芜所在,也是我西城漫步的主要区域。我有幸定居于此三十多年,亲眼见证着这里一年又一年的变化。眼下的三台山,已然是功能齐全的休闲公园:山间绿树成荫,植被密集,有无处不达的石级步道;望江亭矗立山顶,登亭北望,只见长江浩浩荡荡;山下的不同地点均有健身广场,文娱生活丰富多彩。尽管三台山的周边多被高楼包围,但来此休闲的市民或游客却能感受到田园之风,不知不觉中舒缓了城市生活的紧张节奏。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山下有方塘一处。它宛若一枚印章,钤在池州城这幅山水画的末端,虽不显眼,却别有意趣。相对远处浩渺生烟的平天湖,它不过是水凼。可对于三台山而言,它是点睛之处:因了它,开放的公园更多了一份活力,飞禽们纷纷到来;因了它,这片山丘才有了婉约的光景。

  某日,我行至这片湖畔。忽然听到哗哗响声,循声而望,只见湖面泛起一朵朵水花……鱼不会如此闹腾,也不可能发出如此声响——那是什么呢?搜寻水面,我发现一只水凫子在远处倏地破水而出。它狡黠地张望,然后悠然地浮到对面岸边,旁若无人。兴奋之余,我纳闷:这么小的水面,这水凫子从哪里而来?

  此刻,绚丽的三台夕照漫射在湖里,宛若一幅油画。匍匐水面的睡莲,花骨朵含苞欲放;轻盈的水黾舒展肢体,快速滑翔;岸边的蒲草和鸢尾花在晚风中轻轻摇曳……我环湖而行,及至对岸,那只水凫子却已不见了踪影,只留下水面上的涟漪经久不散。

  这块小方塘,虽然终年生机勃勃,安然地栖居着黑鱼、草鲩、黄鳝、泥鳅等,却从来没有水禽栖息,毕竟水面太小了。我甚至想,这只水凫子或许来自远处的李白的平天湖,或更远处的黄宾虹的乌渡湖。

  三十多年来,我徘徊于三台山旁,目睹了三台山的发展与变迁,也见证了池州城一步一步变得越来越现代化。眼前的三台山,正是池州城的一个缩影。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