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要闻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4年07月31日 星期三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90后摄影师杨东连续9年坚持拍摄长城

镜头里,看巍巍长城(守望)

本报记者 刘涓溪 张武军 《 人民日报 》( 2024年07月31日   第 06 版)

  杨东拍摄的长城修复工人。

  杨东在长城上拍摄。

  杨东拍摄的金山岭长城。
  以上图片均为受访者提供

  走进位于河北三河的杨东摄影工作室,可以看到墙上挂满了他在各地拍摄的长城照片。“金山岭长城有三绝:障墙、文字砖和挡马石;箭扣长城雄奇险要,蜿蜒之势犹如满弓扣箭;涞源长城跨度大,西接山西平型关、东入河北涞水县……”说起长城,杨东如数家珍,每一张照片背后都有一段故事。

  杨东是一名摄影师。过去9年间,他到过150多段长城,前后拍摄了70多万张照片,不少作品获得国内外的各种奖项。“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长城一辈子都拍不完。”杨东说。

  1992年,杨东出生于辽宁丹东,家乡有一段虎山长城。“小时候,父母经常带我去爬,却没想过有一天自己会成为专门记录长城的人。”杨东说。

  2015年,大学毕业的杨东,带着从学校社团学来的摄影技能,选择了北京金山岭长城作为摄影事业的起点。工作室的墙上,至今还挂着那张照片。在阳光的照射下,金山岭整个山体散发着金色的光,长城蜿蜒其间,宛如一条飘动的丝带。“那是我第一次从照片中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力量。”杨东回忆。

  在众多作品中,杨东自己最满意的一张照片,是金山岭长城与乌云同框的瞬间抓拍。“当时乌云飘到一座敌楼上空,就像是燃起的烽烟。我马上顺着长城奔跑,寻找合适的拍摄位置,最终捕捉到了乌云与敌楼错位重叠的构图。”经过后期黑白处理,一幅仿佛再现了古代战场烽火连天的景象呈现在观众眼前。

  “长城主要分布在15个省份,这些年我已经去过其中的11个。”在杨东的镜头里,长城既有在云雾中蜿蜒逶迤的雄奇,也有山花烂漫簇拥的秀丽;既有古朴长城与现代城市互相映衬的“古今交响”,又有长城周边村落里载歌载舞的人群。

  “一张好照片可能是一瞬间诞生的,也可能要为这个瞬间等上10年。”杨东说,“我还年轻,有干劲,一段长城,我可以拍10次、100次,直到拍出满意的照片。”

  随着走过的长城越来越多、拍摄的照片越来越多,杨东心里有了新的念头:希望让更多人欣赏到长城的美。

  杨东在自己的社交媒体上,一边记录自己拍摄长城的经历,一边将自己拍摄的照片按照题材、气象、地理等进行细致分类并发布,吸引了不少长城文化爱好者的关注。

  为了更好地拍摄长城和传播长城文化,2017年5月,杨东加入了中国长城学会。“对我来说,此后拍摄长城不仅是一个工作,更包含着一份责任。”杨东说。

  在拍摄过程中,杨东发现,长城一些区域存在损坏的情况,“尤其是一些野长城段,更需要被关注。”有一次,杨东遇到一群长城文保员,了解到这个群体志愿保护长城的故事。“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一种坚守的力量。”从那之后,长城文保员也成了杨东镜头里的主角。

  现在,杨东正在规划更为系统的长城拍摄方案。有人问:“你拍长城拍了这么久,会不会觉得疲劳?”杨东回答:“能找到自己的热爱所在,是非常难得的事情。因为热爱,我会一直坚持下去。”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