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评论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4年07月30日 星期二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让返乡留乡兴乡的人才多起来(暖闻热评)

周爱民 《 人民日报 》( 2024年07月30日   第 05 版)

  【人物】大学生村支书张桂芳

  【故事】三家村坐落在河南省鹤壁市山城区石林镇西北角的丘陵地带。早先,三家村周围除了岭就是沟,基础设施落后,人居环境较差。2020年,年仅23岁的女大学生张桂芳当选该村党支部书记。修路灯、修公厕、建图书馆,发展致富产业……几年来,张桂芳带领村民攻坚克难,让村庄的面貌焕然一新。看到家乡的变化,有村民感慨,“俺村现在真不赖”。

  【点评】

  三家村的华丽转身,来之不易。三家村地势起伏、房屋错落,打造“彩虹村”再合适不过。为了让大伙儿认同“彩虹村”的构想,张桂芳挨家挨户做工作,还带着村干部、党员和村民代表去画了墙绘的村子参观学习,终于打消了大家的顾虑。樱花粉、薄荷绿、柠檬黄,几个月下来,原先“灰头土脸”的村庄成了小有名气的网红打卡地。建设美丽乡村,这样的巧思和实干缺一不可。

  苦干之外,还要会干。来到农村,想把工作做好,重在结合实际、发挥所长。张桂芳毕业于天津农学院,返乡前还和朋友创过业。为了带动乡亲们增收,张桂芳引进富硒南瓜种植项目,为村民提供几十个就业岗位。依靠三家村的名气,张桂芳在线上带货,打开了村里农产品的销路。既脚踏实地,又勇于尝试,“支书小芳”的工作成效,村民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有点戏剧性的开局,充满热血的奋斗,不负众望的成果……张桂芳的经历表明,青年人才扎根田野,能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新鲜血液和青春力量。

  广袤的田野,蕴藏着无限机遇与希望,是锤炼本领、展现风采的舞台。对张桂芳而言,回村建设家乡,是件“很酷的事”。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溪港乡百花村,90后姑娘陈玉琴帮乡亲们在线上销售农副产品;四川省南充市仪陇县铜鼓乡洞磬沟村,年轻小伙周建康返乡创业成功后免费请全村老人出门旅游;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施秉县杨柳塘镇,苗族姑娘王静传授农户低成本的蘑菇种植技术……越来越多敢想敢拼能干事的青年人才,在广袤田畴施展才华、建功立业。他们具有开阔的视野、活跃的思维、创新的精神,还具有现代科技应用能力、市场的敏锐洞察力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不拘泥于传统,敢于打破固有模式,能够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带来更多可能性。

  青年是追梦者,也是乡村筑梦人。让青年人才扎得下去、留得下来,考验着各地落实引才政策的力度和温度。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完善人才有序流动机制,促进人才区域合理布局,深化东中西部人才协作。”拓展成长通道,为青年人才提供广阔成长空间;提供政策保障,降低青年返乡创业的门槛和风险;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农村生产生活的便利性和舒适度……为青年人才提供良好发展环境,充分激发他们的认同感、归属感、成就感,返乡、留乡、兴乡的人才将会更多。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乡村振兴为年轻人提供了展现才华的用武之地,希望更多的年轻人为乡村振兴发挥积极作用。”让愿意留在乡村、建设家乡的人留得安心,让愿意扎根田野、回报乡村的人更有信心,让各类青年人才尽展才华、大显身手,定能为乡村发展汇聚更多智慧和力量,把乡村建设得更加宜居宜业、生机勃勃。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