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版:健康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4年07月26日 星期五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老年听力损失要关注(名医讲堂)

刘 博 《 人民日报 》( 2024年07月26日   第 19 版)

  生活中,一些老年人在看电视、用手机时,喜欢把音量调得很大;与人聊天时,嗓门也越来越大,而且常常需要对方重复好几遍,才能明白什么意思……如果出现了这些情况,老年人很可能发生了听力损失。

  老年听力损失是指老年人因年龄增长、耳科疾病、遗传、噪声损伤、耳毒性药物、代谢性疾病以及不良生活习惯等导致的听觉功能下降。

  很多人认为,人老耳背很正常。实际上,听不见不只是“听”的事。有些老年人因为听不清别人说话或者需要对方多次重复,担心误解别人的意思,逐渐拒绝与他人交流。久而久之,老年人可能产生孤独感,引发焦虑、抑郁等精神心理问题。

  听力损失还会增加安全风险,比如在马路上没有听见汽车鸣笛,可能会因为躲闪不及引发意外。除了年龄增长以外,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也会加重老年人的听力损失,这些患者要格外注意。

  人耳能够感受到的频率范围在20—20000赫兹,日常言语交流的频率范围一般在500—3000赫兹。蚊子声、搓动手指的声音是常见的高频声音,冰箱、抽油烟机工作时发出的“嗡嗡”声则是低频声音。老年听力损失往往先出现在高频区,并逐渐向中低频范围扩展。

  如何了解自己的听力好不好呢?以下是几种常用的简单自测方法:将拇指和食指放在耳边搓一搓,仔细辨别能否听见捻指音;将手表(石英表或机械表)放在耳边,能否听到秒针走动时发出的“嗒嗒”声;揉搓塑料袋、敲桌子等,能否听见这些声音。如果在嘈杂的环境中与人交流时,听不见或听不清别人讲话,看电视、用手机时需要将音量调得很大,使用上述自测方法后有些声音听不清,很可能已经出现了听力损失,建议尽快就医。

  (作者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心主任医师)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