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政治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4年07月24日 星期三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检察机关在环境保护等领域开展预防性公益诉讼

探索从源头解决公益损害问题(法治聚焦)

本报记者 张 璁 《 人民日报 》( 2024年07月24日   第 11 版)

  “等到湿地环境被破坏再提起公益诉讼,付出的成本更多!”为给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中华秋沙鸭留足栖息空间,浙江省丽水市人民检察院第五检察部主任叶波走遍了湿地附近的相关点位。

  此前,丽水市人民检察院在“益心为公”检察云平台上收到志愿者反映的线索,称即将开工建设的某治理提升改造工程,因建设需要,部分进入湿地保护范围,可能破坏湿地鸟类栖息地。

  “我们也收到了丽水市人大常委会转交的一份相关代表建议,提出要加强对湿地范围内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叶波说,检察机关在收到案件线索后,迅速通过咨询专家、走访行政机关、实地调研等方式开展调查。

  调查发现,当地即将动工的项目确实可能致使鸟类栖息环境遭受破坏。检察机关两次联动召开磋商会,各方对栖息地段优化工程方案等问题达成共识,并聘请参会人大代表和志愿者作为监督员,对工程建设进行全程监督。“检察机关对可能导致湿地受损的情况,及时开展以事前防范为重点的预防性公益诉讼,能够有效保护湿地生态。”叶波说。

  从“治已病”向“治未病”拓展,这是公益诉讼制度的创新探索。近年来,检察机关不断拓展公益诉讼案件范围,不仅法定办案领域持续扩展,监督对象也从“已造成公益损害的”拓展到“损害还没发生但存在损害公益重大风险的”,通过加强预防性公益诉讼,不断推动从源头解决公益损害问题。

  “近年来,一些社会组织也提起过预防性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但其在预防环境风险上仍面临一些固有局限,亟须检察公益诉讼的加入。”北京大学法学院助理教授吴凯杰认为,相较于民事公益诉讼,检察机关能通过提起行政公益诉讼,调动行政机关的风险监管积极性,更加契合发挥公益诉讼预防功能的需要。

  如今,各级检察机关注重从已发生公益侵害向前端延伸,不断探索预防性公益诉讼。最高人民检察院直接办理的快递包装固体废物污染环境案,从循环包装入手,协同督促行政主管部门、快递龙头企业、包装生产企业和电商平台在试点城市推动前端治理,联合相关部门推动出台推进快递包装绿色转型行动方案。

  “当前,行政公益诉讼前移到规划、环评环节同步监督,也在向无障碍环境建设、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等新领域推广。”最高检公益诉讼检察厅副厅长邱景辉说,“要充分发挥公益诉讼预防性功能,及时有效发现并纠正可能造成公益侵害危险的行政违法行为,进而督促强化对民事违法风险的行政监管,争取用更小的治理成本实现更精准的风险防控。”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