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4年07月15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全国一盘棋 共谱协奏曲(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改革开放)

——从协调发展看新时代改革开放

本报记者 林 琳 韩春瑶 《 人民日报 》( 2024年07月15日   第 01 版)

  下好全国一盘棋,协调发展是制胜要诀。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资源禀赋差别大,“统筹区域发展从来都是一个重大问题”。

  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坚持系统观念,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以改革思维回答时代命题,以改革举措破解发展难题。

  神州大地,精细描绘的协调发展工笔画,自细微之处延伸至广袤领域,“全面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不断书写新篇章。

  坚持城乡融合发展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我国发展最大的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要坚持城乡融合发展,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习近平总书记科学把握我国城乡发展的历史定位和特征,坚持全面深化改革,为城乡融合发展指明方向。

  “要把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

  湖南长沙宁乡市,2023年仅储能材料产业规模就将近600亿元,在储能材料、生命科学等产业集群带动下,县域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位于宁乡高新区的长沙弗迪电池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派忙碌,“新能源汽车发展势头好,我们的生产线满负荷运行。”厂办经理曹超初说。

  完善城乡要素流动政策体系,赋予县级更多资源整合使用自主权,引导县域产业集聚发展……一项项改革举措推动县域经济蓬勃发展。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千亿县”达59个,县城综合服务能力得到强化。

  “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

  浙江湖州安吉县梅溪镇红庙村,程铄钦等一批年轻人回村创业,以矿坑边的咖啡馆吸引游客,并探索联农带农益农机制。“靠特色产业,靠联动机制,村民收入更多了。”梅溪镇副镇长赵雯深有感触。

  不断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健全农民经营性收入增长机制,探索建立普惠性农民补贴长效机制……一系列改革政策有效增加农民收入。党的十八大以来,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由2.88∶1降到2.39∶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缩小,亿万农民的创造力不断迸发。

  “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社会事业向农村覆盖”。

  河南周口太康县,村卫生室门诊医保结算改革让村民在村里看病更方便了。“以前村民为了用医保,舍近求远去镇里、县里,现在村卫生室就能报销医药费。”毛庄镇三里桥村村医郭景华感受很明显。

  健全城乡均等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制度,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均衡发展,推进社保城乡统筹、有序衔接……一个个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改革举措,使城乡融合发展的成色更足,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更牢固。近年来,全国人口医保参保率稳定在95%左右,农村低收入人口和脱贫人口参保率稳定在99%以上。

  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塑造区域经济新格局

  “总的来看,我国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我们必须适应新形势,谋划区域协调发展新思路”。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区域经济的新脉动,为塑造区域经济新格局掌舵领航。

  ——改革,于关键处落子:“要形成几个能够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源,特别是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地区,以及一些重要城市群。”

  以协同改革推进协同发展,三大动力源输出强劲动能。

  在京津冀,三地着力提升产业协同水平,发挥北京创新资源辐射带动作用,区域配套更加紧密,新质生产力加快成长。

  在长三角,沪苏浙皖三省一市共同参与、协同改革,培育链主企业,拓展应用场景,营造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生态。

  在粤港澳大湾区,广东携手港澳加快推进横琴、前海、南沙、河套等重大合作平台建设,充分发挥合作平台试验示范作用。

  2023年,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内地9市地区生产总值总量超过了全国的40%,高质量发展动力源作用日益增强。

  ——改革,在全局上谋势:“走合理分工、优化发展的路子”“促进优势互补、各展其长”“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

  看西部,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积极承接产业转移,锻造产业发展新优势,东西部协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

  看东北,加快推动传统制造业升级,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切实改善营商环境,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

  看中部,协力推动技术转移体系建设,畅通区域成果转化通道,提升科技体系服务能力,促进中部地区加快崛起;

  看东部,更高层次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打造对外开放新优势,推动建立全方位开放型经济体系,加快推进现代化。

  数据显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速连续多年高于东部地区,区域发展差距逐步缩小,彰显出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强大牵引作用。

  着眼全局,东西互济、南北协同、陆海统筹,全国发展的协调性、平衡性日益增强,全国一盘棋不断走深走实,共同谱写高质量发展的协奏曲。

  建设统一大市场

  畅通国内大循环

  “只有实现了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国内大循环的空间才能更广阔、成色才能更足。”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完善商贸流通体系、消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的深层次堵点……新时代以来,一系列改革举措,有力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不断加快。

  ——畅通城乡经济循环。

  “不出村就能取包裹,现在网购可方便了。”山东鱼台县王鲁镇张庙村电商公共服务站,村民张庆丽开心地取到了快递。服务站旁,生鲜企业接连收到快递订单,生鲜产品被装进一个个快递箱发往城里。

  “率先在县域内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充分发挥乡村作为消费市场和要素市场的重要作用”……一系列改革部署,畅通城乡经济循环,加快建设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畅通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双向流通渠道,不断拓展国内大循环的新空间。

  ——打破区域行政壁垒。

  “点击‘川渝通办专区’,就能够实现保险关系转移,全程不超过1小时。”重庆市大渡口区社保中心,从四川来重庆养老的钟先生想把自己的养老保险关系转过来,在工作人员帮助下,很快就办好了。

  交通通信、医疗卫生、就业社保……重庆和四川深化政务服务合作,不断扩大“川渝通办”覆盖面,群众和企业办事更加便捷。

  同样的改革,在许多地方推开:成立跨省份联合服务中心,跨省份一体推进基础设施配套建设、重大项目入驻……以一体化的思路和改革举措,促进生产力要素在更大范围畅通流动。

  ——加强规则机制衔接。

  在生鲜超市购买标有“湾区认证”的产品,已成为广东广州市民吴女士的习惯,“产品有认证,吃起来更放心。”手机扫描“湾区认证”二维码,产地、检测报告、认证证书等信息一目了然。

  “湾区认证”是推进粤港澳质量认证领域规则衔接的重要举措。去年底,粤港澳大湾区公布15项“湾区认证”项目,三地统一规则和标准,“一次认证,三地通行”,助力企业提升销量、拓展市场。

  规则和标准是互联互通的关键。京津冀推出86项共同标准,涉及交通、生态环境等多个领域;长三角施行36项共同标准,涉及数字政府、交通等领域;粤港澳大湾区公布183项“湾区标准”……规则机制软联通深入推进,基础设施硬联通不断强化,国内大循环更加高效畅通。

  新时代新征程,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系统观念,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畅通国内大循环,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就一定能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澎湃动能。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