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文化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4年07月02日 星期二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贵州省荔波县瑶山古寨挖掘特色资源,促进文旅融合

非遗有活力 古寨有魅力

本报记者 曹雪盟 程 焕 《 人民日报 》( 2024年07月02日   第 12 版)

  夏日的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荔波县,青山如黛,碧水潺潺。来到瑶山古寨,沿着石板路向前,穿过三道寨门,一座古朴静谧的村寨映入眼帘。土墙茅草顶的传统民居别有韵味,身着传统服饰的瑶族妇女围坐刺绣,不时有三五成群的游客经过,举起手机定格下美丽风景。

  瑶山古寨位于荔波县瑶山瑶族乡。依托独特的自然风光与人文资源,荔波县成立了荔波瑶山古寨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对古寨实施专业化保护开发。设计改造后的瑶山古寨,既保留了传统风貌,又成为集民俗风情、非遗体验、特色美食等业态于一体的旅游体验空间,先后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和全国首批“非遗旅游景区”。

  刚柔并济的猴鼓舞、工艺独特的粘膏染、趣味十足的瑶族民间陀螺竞技、就地取材的瑶陶制作技艺……行走瑶山古寨,人们总能在不经意间与非遗相遇。当地推动文化资源活化利用,将非遗融入景区,建成瑶陶坊、陀螺工坊、竹编坊等一批体验工坊,推出“研学+非遗文化游”路线,开展“授课+非遗体验”活动,让更多人在这里认识非遗、了解非遗、爱上非遗。

  夜幕降临,瑶山古寨广场上,实景演出《瑶山·瑶人》拉开序幕。村民化身演员,独具风情的民俗节目轮番登场,观众可以一边品尝特色长桌宴的美食,一边欣赏表演。

  “白天在家带孩子,晚上过来表演,一个月收入2000多元,过日子足够了……”跳着打小就会的舞蹈,谢罗妹在家门口找到了营生,再加上丈夫在景区务工的收入,两口子把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以“村落变景区、技艺变技能、民房变客房、群众变演员、产品变商品”为抓手,瑶山古寨按照村企一体化模式,优先招聘当地群众到景区工作,并推出民族服饰、竹编工艺品等特色旅游商品,带动周边群众吃上了旅游饭。

  今年“五一”假期,瑶山古寨在景区增设9处旅拍打卡点,增加游玩趣味性,提升游客体验感。古老与时尚、传统与现代在这里交织融合,非遗之美让古寨“火”起来。瑶山古寨旅游开发有限公司集散中心经理刘洋介绍,瑶山古寨的旅游热度持续攀升,今年1月至5月,瑶山古寨共计接待游客5.27万人,同比增长69%,实现收入421.8万元,同比增长71%。

  夜色渐浓,走出广场,游客们意犹未尽。在瑶山古寨,非遗与旅游携手同行,大山深处的文化瑰宝有了更多“打开方式”,古老的村寨,正涌动着蓬勃生机。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