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共同开创人类社会更加美好的未来

——习近平主席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七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引发与会国际人士热烈反响

《 人民日报 》( 2024年06月29日   第 03 版)

  6月28日上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70周年纪念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纪念大会并发表题为《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讲话。习近平主席的重要讲话引发与会国际人士热烈反响,他们充分认同70年前发表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人类进步事业作出的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认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新形势下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传承、弘扬、升华。中方同各方一道,为“全球南方”的共同发展和团结合作注入更强劲动力,将共同开创人类社会更加美好的未来。

  “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焕发新生机”

  习近平主席指出,70年前,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正式发表,成为国际关系史上的伟大创举,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纪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70周年,就是要在新形势下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人类文明进步提供强劲动力。

  曾在10年前出席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大会的缅甸前总统登盛表示,中国领导人首次完整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成为指导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得到国际社会高度认可,并写入联合国大会文件等一系列重要国际文件。“中方始终遵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维护同各国友好关系。”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倡导对话而非冲突,合作而非竞争,尊重而非霸权,具有突出的时代价值。”新开发银行行长、巴西前总统罗塞夫表示,当今世界面临诸多挑战,不稳定性增加,全球性问题的解决需要全球性方案,没有国家能够独善其身。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遵循,各国超越零和博弈,更好应对挑战,这将造福全人类。

  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主席、马尔代夫前外长阿卜杜拉·沙希德表示,他赞同习近平主席强调的“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神内涵,朝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崇高目标不懈努力”。他说,与70年前相比,如今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更为艰巨,只有团结合作才能共享未来。“这次纪念大会有着特殊的重要意义,必将对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法国前总理德维尔潘表示,和平需要各方持续努力。在新形势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历久弥新,依旧具有旺盛生命力和现实意义。“各国社会制度、历史文化、发展水平不尽相同,应在相互尊重、互利合作基础上加强对话与合作,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焕发新生机。”

  “当今世界面临地缘冲突不断、发展不平衡等挑战,当前,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所彰显的智慧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时代价值。”印度尼西亚前外长马蒂·纳塔莱加瓦表示,各方代表一起纪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70周年,重申其重要性,是为了更好弘扬、传承其精神内涵。“国际关系中的争议和分歧在所难免,但在互相尊重、互不侵犯等原则基础上对话、合作,是管控与弥合分歧的最好方式。这就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万隆精神跨越时空的意义。”

  柬埔寨亚洲愿景研究院副院长温潘表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妥善处理国家间关系贡献了东方智慧。在当今世界面临诸多挑战的情况下,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等原则至关重要。各国应和平共处,通过合作构建安全、繁荣的未来。

  “让各方凝聚共识,携手创造更加和平繁荣的世界”

  习近平主席指出,70年前,面对热战的惨痛浩劫和冷战的分裂对峙,那一代人为了维护和平、捍卫主权,给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历史答案。这个答案经受住了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不仅没有褪色过时,反而焕发出更加引人注目的光芒。70年后的今天,面对“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的重大课题,中国又给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时代答案。现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已经从中国倡议扩大为国际共识,从美好愿景转化为丰富实践,有力推动世界走向和平、安全、繁荣、进步的光明前景。

  埃塞俄比亚前总统穆拉图表示,习近平主席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有助于各国应对当下的全球性挑战,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体现了世界各国人民追求和平、稳定、发展的共同愿望,彰显了中国为维护世界和平发展所作的贡献。”

  “2013年10月,习近平主席在印尼国会发表演讲,首倡‘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当时的场面仍历历在目。”马蒂说,10多年来,中国与包括印尼在内的各国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开展一系列务实合作。“正是像雅万高铁这样实实在在的合作项目让各方凝聚共识,携手创造更加和平繁荣的世界。”

  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马丁·阿尔布劳认为,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关注世界的发展和全人类共同的未来,对全球和平发展至关重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发展和延续,体现了习近平主席的思想深度和卓越领导力。”阿尔布劳认为,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既顺应时代潮流,又饱含对全球长远发展的思考。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习近平主席为世界勾画的通往美好未来的路径。”阿盟驻华代表处主任法赫米表示,中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等重要倡议,有助于推动通过对话合作消弭冲突,实现世界和平与稳定。

  印度尼西亚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联合创始人优素福·瓦南迪表示,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一脉相承,赋予了后者更加适应现代需求、更加具有实践意义的新内涵,对于促进国际合作意义重大。他认为,中国倡导所有国家平等参与国际事务,这对于维护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弱小国家权利尤其重要。“我们相信,坚定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中国,将为推动世界的和平、发展与合作作出更大贡献。”

  “为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秩序贡献力量”

  习近平主席强调,70年历史发展反复证明,加强团结合作、增进沟通理解是各国共迎挑战、共创未来的有效途径。环顾世界,“全球南方”声势卓然壮大,为推动人类进步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球南方”应当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携手共进,走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前列。

  圭亚那前总统拉莫塔尔表示,当今世界,“全球南方”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习近平主席支持并推动“全球南方”合作,非常具有远见。合作共赢是“全球南方”实现发展繁荣的重要路径,这与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同各国友好合作、促进世界共同发展的政策理念相一致。

  罗塞夫表示:“习近平主席宣布支持‘全球南方’合作的八项举措,我表示祝贺与支持。相信‘全球南方’通过加强贸易、投资、能力建设等领域合作,将为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秩序贡献力量,为完善全球治理提供方案。”

  埃及前总理沙拉夫表示,当前,“全球南方”普遍追求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中国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致力于实现共同繁荣、共同安全,促进相互理解。三大全球倡议已成为构建更加公正合理世界秩序的基石,“全球南方”高度赞赏三大全球倡议为解决全球性挑战发挥的重要作用。

  英国学者马丁·雅克认为,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中国充分展现出了世界性眼光。正是出于对全世界全人类发展的关怀,中国关注“全球南方”的发展,以共建“一带一路”为代表的中国倡议在理念和实践层面都彰显了中国大国外交的风范。

  沙希德表示,习近平主席宣布支持“全球南方”合作的八项举措,对于解决全球挑战具有切实可行的意义。“中国是马尔代夫十分重要的合作伙伴,马中和平共处,是不同国家间互相尊重、合作共赢、共同繁荣的范例。”

  乌兹别克斯坦总统战略与跨地区研究所所长阿里波夫表示,新时代以来,习近平主席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等,推动各国尤其是“全球南方”共同发展。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都倡导各国通过团结合作解决共同挑战,建设更加和平、繁荣的世界。

  “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越共中央原总书记农德孟表示,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三大全球倡议等,彰显了负责任大国担当以及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贡献。“各国共同努力,以实际行动聚焦和平、合作、发展,通过加强对话增进相互尊重与理解,将创造更加和平美好的未来。”

  (本报记者王远、王海林、庄雪雅、龚鸣、崔琦、包晗、周輖)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