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体育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继东京奥运会后,中国跆拳道队再次实现满额参赛

努力没有止境 拼出更好成绩(竞技观察)

本报记者 刘硕阳 王 亮 《 人民日报 》( 2024年06月27日   第 15 版)

  2023世界跆拳道大满贯冠军系列赛暨奥运直通卡赛,中国队选手梁育帅(右)在比赛中。
  还月亮摄(新华社发)

  核心阅读

  巴黎奥运会的脚步越来越近,各队备赛也进入冲刺阶段。中国跆拳道队日前公布巴黎奥运会参赛名单,6名首次参加奥运会的年轻运动员将挑起大梁。在备赛过程中,中国跆拳道队锻炼队伍、积蓄力量,收获了一项项佳绩。巴黎奥运会上,中国队将参加女子4个级别、男子2个级别的角逐,期待他们比出实力、展现风采。

  

  近日,中国跆拳道队正式公布了巴黎奥运会参赛运动员名单,郭清、骆宗诗、宋洁、周泽琪4名女运动员和梁育帅、宋兆祥2名男运动员将代表中国队踏上奥运赛场。继东京奥运会后,中国跆拳道队再次实现女子4个级别、男子2个级别满额参赛。

  这6名选手都是第一次参加奥运会。进入巴黎奥运会周期以来,中国跆拳道队逐渐完成阵容更替。与此同时,项目规则调整、竞争格局变化等,也为年轻选手的奥运征程带来挑战。巴黎奥运会跆拳道项目比赛将于当地时间8月7日至10日举行,在奥运赛场上展现中国跆拳道队的风采和实力,是这些年轻选手的共同心愿。

  调整阵容,不少年轻选手迅速成长

  “我期待站上巴黎奥运会的最高领奖台!”骆宗诗说,整个巴黎奥运会周期,26岁的她一直是女子-57公斤级的佼佼者。过去两年多,骆宗诗夺得2022年瓜达拉哈拉世锦赛和杭州亚运会的金牌,也将两个赛季的世界跆拳道联合会大奖赛总决赛冠军收入囊中,更长期位于该级别世界排名榜榜首。在巴黎奥运会夺得金牌,是她的下一个目标。

  2000年悉尼奥运会,跆拳道成为正式比赛项目。中国跆拳道队连续5届奥运会都有金牌入账,产生了陈中、罗微、吴静钰、赵帅和郑姝音等多名奥运冠军。但在东京奥运会上,满额参赛的中国队仅在男子-68公斤级获得一枚铜牌。

  为走出低谷,中国跆拳道队在巴黎奥运会周期之初便着手调整阵容。以骆宗诗、梁育帅为代表,不少年轻选手获得国际高水平赛事的参赛机会,迅速成长。杭州亚运会上,骆宗诗、宋洁、周泽琪和宋兆祥都夺得了各自级别的冠军,而梁育帅和郭清也在2022年瓜达拉哈拉世锦赛上登上领奖台。

  “朝着更好成绩迈进是大家共同的奋斗目标,在这个过程中努力没有止境。”中国跆拳道协会秘书长李春刚说。面对目标,骆宗诗保持冷静,“我现在最需要做到的就是认清形势、了解自己,不能躺在过去的成绩上。”

  竞争激烈,中国队面临更多挑战

  在奥运会跆拳道赛场上,一鸣惊人的“新面孔”并不罕见。东京奥运会上,意大利选手德尔阿奎拉、西班牙选手阿德里安娜等00后新秀崭露头角,在一定程度上改写了项目的竞争格局。

  东京奥运会后,跆拳道项目的格局进一步发生变化。李春刚介绍,越来越多的国家(地区)代表队加入了跆拳道大家庭,各队的备赛水平水涨船高,中国队面临更多挑战。“这要求我们要更加用心、更加认真地备赛。”李春刚说。

  巴黎奥运会上,以年轻运动员为主的中国跆拳道队将争取突破。梁育帅表示:“进入冲刺阶段,训练量和强度比较大,运动员也要及时为自己卸下心理包袱。”

  男子+80公斤级的宋兆祥是6名选手中唯一一名通过今年的洲际落选赛获得奥运资格的运动员。“和顶尖选手相比,我还存在差距,但是我也清楚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因而训练很有针对性。”宋兆祥表示,“我期待在奥运赛场上战胜对手,不光为自己,也为男子大级别项目争取更好成绩。”

  全力冲刺,把每一天都规划好

  “现在最重要的是把每一天都规划好,要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长处,搭建好技战术思路框架。”骆宗诗透露。

  与东京奥运会相比,巴黎奥运会跆拳道比赛规则发生了不少改变,3局2胜取代了过往的累计得分制,这让比赛更充满悬念。而这一规则最先在江苏无锡举办的2023世界跆拳道大满贯冠军系列赛中使用。“我们采取的一些规则被世界跆拳道联盟采纳,这说明中国在该领域的经验和影响力正走向世界。”李春刚介绍。

  继东京奥运会后,跆拳道混合团体项目将第二次成为奥运会表演项目。日前,中国跆拳道队公布了本次参加混合团体项目的运动员名单,肖树楠、张梦宇、孟明宽和项启彰将力争卫冕。去年的杭州亚运会上,中国队夺得该项目冠军。在多场国际大赛中夺得金牌,展现了中国跆拳道队的人才储备实力。

  巴黎奥运会即将到来,中国跆拳道队的运动员们已做足准备。“参加巴黎奥运会是大家的梦想,我们将努力拼搏,书写中国跆拳道队的精彩故事。”郭清说。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