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版:国际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4年06月25日 星期二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中国航天主题招待会在维也纳联合国总部举行——

揽月九天 和合共进

本报记者 刘仲华 《 人民日报 》( 2024年06月25日   第 17 版)

  由中国常驻维也纳代表团、中国国家航天局会同联合国外空司主办的“揽月九天,和合共进”主题招待会日前在维也纳联合国总部举行。各国出席首届联合国可持续月球活动会议和第六十七届外空委会议代表团成员、各国驻维也纳使节以及航天界人士等400多名嘉宾出席。

  2024年是中国探月工程立项20年。20年里,中国航天人坚持“追逐梦想、勇于探索、协同攻坚、合作共赢”的探月精神,一步一个脚印在探月征程上阔步前行。

  中国常驻联合国维也纳办事处和其他国际组织代表李松表示,月球和外空是人类的共同疆域,和平利用外空是全人类共同的事业。中方愿与各方一道,以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为指引,深入开展和平利用外空和外空治理国际交流与合作,携手构建外空领域人类命运共同体。

  联合国外空司司长霍拉—迈尼表示,自己有幸在5月初赴华实地观摩了嫦娥六号的发射,赞叹中国所取得的探月成就,赞赏嫦娥六号搭载各国载荷所体现的国际合作精神,期待中国航天为外空探索和科研作出更大贡献。

  嫦娥六号搭载了欧洲航天局、法国、意大利、巴基斯坦的国际载荷一同进行科学探测。巴基斯坦空间和外大气层研究委员会主席尤瑟夫·罕高度赞赏这一国际合作模式,认为其不仅带来了科学上的突破,也体现了共同探索宇宙的价值观,期待与中方在月球等深空探测领域开展新的合作。

  第六十七届外空委会议候任主席、埃及航天局局长谢里夫·塞德基表示,在和平利用和探索外空领域,每个国家都可以贡献自己的力量,通过凝聚共识和团结合作共同谱写人类探索宇宙的篇章。

  来自中国、俄罗斯、美国、罗马尼亚的航天员生动讲述他们的航天故事,呼吁加强国际合作。“中国空间站是中国人在太空建设的美丽家园,通过舷窗俯瞰地球的美丽风景,使我更加深刻认识到肩负的责任。我们所有人都有义务团结起来保护地球和月球,让人类的未来更加美好。”中国航天员邓清明表示。

  来自俄罗斯的克里卡廖夫累计在太空停留803天。他表示,此次招待会为各方深化理解和信任提供了契机,体现了真正的多边主义。美国航天员加兰说,人类是一个大家庭,有着共同的未来。各国需要在联合国多边机制下共同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维护人类共同的家园。普鲁纳留是罗马尼亚第一位航天员,曾任联合国外空委主席,他分享了太空探索的故事,赞叹中国航天所取得的卓越成就,期待国际合作的巨大潜力。

  当日,联合国可持续月球活动会议在维也纳联合国总部举行。中国代表团介绍了中国包括探月和行星探测在内的航天成就和未来计划,表示中国坚持在平等互利、和平利用、包容发展的基础上,开展月球探测等重大工程项目国际合作,主张所有国家享有不受歧视地参与和平利用外空的权利。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