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版:副刊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4年06月19日 星期三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江湾武陵

何迎春 《 人民日报 》( 2024年06月19日   第 20 版)

  说起武陵,有人会想起湖南桃花源的武陵,有人会想起重庆乌江边的武陵山。而我要说的,是重庆万州区长江边上的武陵镇。

  武陵镇是三峡工程最大的移民集镇之一。武陵镇依山临江,明清时期木板瓦房随处可见,两条平行石板街被来来去去的脚步磨得光滑。每逢农历三、六、九日,十里八乡的人汇集在这里交易农副产品。以前人们下县城、上重庆,都要到这里的码头赶轮船。

  我家在武陵镇后山的何家坝。童年,我经常跟着大人到这里赶集。石板街两边屋檐下摆满篾货;铁匠铺里叮叮当当打镰刀、锄头声不绝;饭店里蒸笼热气腾腾,飘来包子、土扣碗、肥肠的香气,诱惑得我直吞口水。

  山里孩子赶集都会去江边码头看大轮船。轮船汽笛声回荡两岸,让我对山那边充满向往。武陵镇很美,下游江边有铺到峡口的鹅卵石路,再往下游是大浪口,是群山山谷流水在河滩冲出的深沟。

  我高中毕业后就离开了家乡,每次回乡匆匆,移民搬迁后的武陵镇还没好好逛过。前不久,我回家省亲,也终于有机会在武陵镇好好逛、好好看。

  武陵镇已经从当年的江边向后移,顺山势而建,依然临江。清晨,我漫步在武陵街上,两边店铺林立,女贞树如伞撑在门口,增添几分宁静。继续往前走,有一座木质穿斗式凉亭。站在凉亭内向远处眺望:雾锁川江,茫茫水面仿佛有四条游龙环卧其上。那是武陵镇旧城遗址,枯水季节露出来,丰水季又没下去。

  从河坝顺着沿江公路往上走,便见武陵镇的牌坊。入镇,上到居民街区,见远处岩壁有民俗文化长廊,长廊边几位老人在谈笑。长廊里展示着镇上的民俗和美食:龙舟赛、鸡嗉子、土扣碗、酸鲊肉、浑水粑。这些是多少在外游子日思夜念的乡愁啊。

  我二姨家就在附近,童年我去她家,常常坐在门前黄葛树下看江上的轮船。武陵镇变化太大,我一时找不到二姨家在哪里,便向树下聊天的阿姨打听。

  我顺着她们指引的路去了二姨家。二姨家是三层楼房,家里装修得现代而温馨。“搬迁后变化太大了!”二姨说:“镇里搞旅游,新修的沿江公路把几个景点连在了一块。鲁班溪有漂流基地,一到夏天人山人海。你家后山全部栽上了血橙树……”二姨眉飞色舞地说着。

  回后山老家时,汽车刚驶出镇口,只见路边山坡上墨绿橙林挂满橙子。正是丰收时节,不时有人背着满满一背篼橙子下到公路上。车行山梁,又见右边山坡的红色荔枝压弯了枝头。

  武陵镇建在长江的弯道里,移民搬迁后的新城更加美丽,让人心生喜欢,难怪当地人亲切地喊它:江湾武陵。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