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读者来信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读者热议
如何办好社区食堂

本报记者 史一棋 人民网记者 施云娟 《 人民日报 》( 2024年06月17日   第 11 版)

  更多内容,请扫描二维码观看视频。

  6月3日,本报“读者来信”版刊发报道《让社区食堂实现可持续发展》,引起社会公众对社区食堂话题的广泛关注。不少读者、网友纷纷来信、留言,对社区食堂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谈观点、提建议。

  “白天子女不在身边,我还要照顾小孙女,哪有时间做饭。”黑龙江佳木斯市读者刘大庆希望社区食堂开设外送业务,送饭上门,更好满足居民需求。

  广西桂林市读者李伯贤认为,社区食堂服务对象可以不限于老年人,亦可对年轻人开放,还可拓展老年助餐体系在社交、康养、心理调适等方面的功能和服务,做到“既暖胃又暖心”。

  “着眼市场化,探索稳定经营模式”是很多读者提出的建议。河北石家庄市读者张勇建议,在坚持老年助餐服务体系公益性的前提下,利用市场化的手段平衡收支,扩大经营规模,并以此反哺公益性部分,推动社区食堂可持续发展。

  “以社区食堂建设为平台和抓手,将家庭综合服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社区卫生服务、医养结合服务等各类为老服务与基层党建、志愿服务等社区治理结合起来,形成更加完整的社区治理体系。”上海静安区读者孙湾建议,社区食堂应向提升老年人生活幸福指数的综合服务阵地转变,提供多元化服务,实现更多功能。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