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专题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4年06月14日 星期五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亚洲新人单元致力于扶持电影新力量

培育新人新作 激发多元活力

本报记者 曹玲娟 《 人民日报 》( 2024年06月14日   第 16 版)

  “创造力,独特性,陌生感——这些弥足珍贵的特质,是我们希望在新人身上看到的。”导演曹保平说。

  曹保平的作品2006年曾获第九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亚洲新人奖评委会特别奖和最受大学生喜爱的影片;2015年他凭借电影《烈日灼心》获第十八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本届电影节,曹保平担任亚洲新人单元评委会主席,将与更多年轻电影人交流对话。他说,这是上海国际电影节除了主竞赛以外最重要的一个单元,其评选对新人很重要,是一个很有价值、很有意义的奖项。

  诞生于2004年第七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的亚洲新人奖,今年迎来“20岁生日”。2023年,亚洲新人奖升级为金爵奖亚洲新人单元。20年来,亚洲新人单元以发现和培育新人新作、扶持亚洲新兴电影力量为己任,挖掘和推出了一大批活跃在行业一线的新人导演,促进亚洲电影散发多元活力。

  多年来,亚洲新人单元一直在为电影“新生代”搭建舞台。人们还记得,2023年上海国际电影节的亚洲新人单元颁奖典礼上,年仅10岁的岳昊获得最佳男演员奖,剧组成员们兴奋地将他举了起来,全场一片沸腾。

  “电影节就像聚光灯,把那一束光投射给年轻电影人。”曾担任2005年第二届亚洲新人奖评委会主席的导演贾樟柯这样形容。

  2004年亚洲新人奖创设之初,仅有不到100部作品报名参赛。本届电影节则有来自25个国家和地区的314部作品报名参评亚洲新人单元,最终入围该单元的11部作品,均为全球首映,其中有6部华语作品。同时,这一奖项的专业度、影响力不断提升,近期热映的多部口碑影片,均为去年亚洲新人单元的入围作品。

  此外,一批亚洲年轻导演和曾经见证他们成长的评委将在本届电影节重聚,围绕“传承·展望”的主题,在“亚新二十年”展映单元与影迷互动,在金爵论坛“亚洲电影沙龙”共话电影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将于6月20日举办的亚洲新人单元颁奖典礼会设立一个特别环节,向已逝的电影学者大卫·波德维尔、导演万玛才旦和何平表达致敬之意和缅怀之情。有热情、有温情、有感动,精神的传承是上海国际电影节新人培育体系的价值所在,也是一个有担当的电影节使命所在。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