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版:消费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4年06月05日 星期三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雄安新区容东片区南文营社区探索“市场化+公益”运营模式——

办好群众家门口的社区食堂(消费万花筒)

本报记者 齐志明 《 人民日报 》( 2024年06月05日   第 19 版)

  干净的餐桌、可口的饭菜、透明的备餐间、温馨的就餐大厅……午饭时间,记者走进河北雄安新区容东片区南文营社区食堂,见到食堂工作人员正在忙碌有序地摆放各式菜品和风味小吃,家住附近的不少老年人在食堂用餐,边吃边唠家常。附近的“上班族”有些在二层风味小吃餐厅就餐,有些买好午饭打包带走。

  家住南文营社区盛芳花园小区的80多岁老人段文林,回迁前是容城县胡村人。作为食堂的“常客”,他基本上每天中午都和老伴来这吃饭。“食堂菜品样式多,价格又实惠,饭菜很合胃口。从家里步行过来大约5分钟,很方便。”段文林说。段文林老两口就餐可享受二五折优惠,一份芹菜炒肉、一份小鸡炖土豆、一份西红柿炒蛋、一份米饭,打完折后实际支付5元。

  去年1月,南文营社区食堂试营业,可同时容纳200人就餐。食堂一层是宽敞明亮的用餐大厅,食堂窗口的菜品非常齐全;二层是风味小吃餐厅,供应各类热销小吃。前来就餐的消费者能清楚地看到开放式厨房里的制餐过程,明厨亮灶让消费者吃得放心,消费安心。

  “我们严格执行食品卫生要求,加大对餐饮服务从业人员的卫生健康管理,把好食品安全卫生和食材采购的关口。”南文营社区食堂负责人张一智说。

  “2021年群众回迁以后,在走访中我们发现辖区内居民以老年人居多,他们大多数不与子女们同住,日常就餐困难。为了让老年人吃饭更方便,我们调研了很多地方的老年食堂,并结合本辖区实际,探索推行‘市场化+公益’的运营模式。”南文营社区党总支书记王伟肖说,社区食堂所有就业岗位优先录用回迁群众,让他们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社区食堂对60周岁以上老年人给予优惠,不同年龄段老年人享受不同优惠折扣。食堂开业后受到社区群众的认可和欢迎,目前,食堂已有1700多名老年人完成实名认证,到食堂“刷脸”就可以吃饭。

  在市场化经营方面,社区食堂运营方加大探索,采用“市场化+公益”运营模式,逐渐实现可持续化运行。“顺应市场需求,我们积极开拓新业务。一些小的公司没有食堂,我们就给他们提供送餐服务。同时,我们增加了年轻人喜欢的菜品,营业时间从早上6时到夜里12时,以满足上班族的就餐需求。食堂还开通了外卖业务,通过多个网络平台进行线上推广。目前,食堂运营平稳,收益良好。”张一智介绍,政府也给予了支持,减轻了不少负担。

  为加强社区食堂党建引领建设,南文营社区党总支在食堂成立了党支部,定期开展党建活动,听取就餐群众意见,优化就餐环境,持续改善用餐品质,不断提升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