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生态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4年06月05日 星期三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芒种到,仲夏始(把自然讲给你听)

李 政 《 人民日报 》( 2024年06月05日   第 14 版)

  芒种的“芒”指一些有芒的作物,如麦、稻、黍、稷等,这些作物种子壳上的细刺针状物称为“芒”;“种”,一为种子的“种”,二为播种的“种”。芒种是农业生产的关键节点

  

  6月5日是今年夏季的第三个节气——芒种。芒种节气到,意味着仲夏时节正式开始。

  “芒种”一词,始见于《周礼》:“泽草所生,种之芒种。”芒种的“芒”指一些有芒的作物,如麦、稻、黍、稷等,这些作物种子壳上的细刺针状物称为“芒”;“种”,一为种子的“种”,二为播种的“种”。芒种是农业生产的关键节点,是二十四节气名称中唯一反映农事活动的节气。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农业生产处在忙碌的时节,大麦、小麦等有芒作物种子已经成熟。晚谷、黍、稷等夏播作物也处于播种最忙的阶段,因此“芒种”又有“忙种”之意。

  芒种时节,植物生长的“光、温、气、水”四大环境要素都非常充沛。正午时的太阳高度日渐攀升,是全年日光照射强度最大和时间最长的节气之一。至此,仲夏时节正式开启,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高温天气频发,黄淮地区、西北地区东部甚至可能出现4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天气。华南东南季风雨带稳定,是一年中降水量最多的时节。长江中下游地区受东南季风带来的太平洋暖湿气流影响,冷、暖空气团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交汇,形成一道低压槽,天气变得潮湿闷热,梅雨季如约而至。黄淮平原、西南地区从6月份开始进入一年中的多雨季节。

  芒种是谷物生长的黄金期,芒种一到,夏熟作物要收获,夏播秋收作物要下地,春种的庄稼要管理,夏收、夏种、夏管交叉,简称为“三夏”。芒种时节最适合播种有芒的谷类作物,也是农作物种植时机的分界点。“小满赶天,芒种赶刻”,就是提醒人们要抓紧时机开展农事活动。

  芒种时节,瓜果飘香。不仅有南方的荔枝和北方的西瓜,还有江南的梅子和华北的杏。青梅的黄熟期长达将近一个月,与梅雨期的时段、时长均相吻合,杏也在芒种时节成熟。因此,它们都成为近期市场上常见的水果。

  (作者为中国农业博物馆博士后,本报记者常钦采访整理)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