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要闻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4年05月31日 星期五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建成一亩、管好一亩、见效一亩

贵州量质并重推动耕地保护和建设

本报记者 黄 娴 《 人民日报 》( 2024年05月31日   第 07 版)

  眼下,走进位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长顺县鼓扬镇的交麻村,田间地头尽是一派忙碌景象。

  交麻村地处麻山腹地,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带来了山高坡陡、土地破碎、水源匮乏等一系列问题。过去,全村8000余亩耕地里,竟没有一块水田。

  交麻村面临的问题并非个例。“放眼贵州,山地、丘陵面积占比约93%,喀斯特地貌比例近62%,田块零散、土壤贫瘠的情况不易改变。”贵州省农业农村厅农田管理处处长王雄告诉记者,自2012年开始,借着国家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势头,贵州开启了耕地提质改造工程。

  如何让高山旱地变身高产良田?“首先,要把‘巴掌地’连散成片。”交麻村党支部书记陈天象介绍起村里的3项措施:为“脱水田”建渠输水,高效灌排;培肥改良“贫瘠土”,提升地力;以机械替代“手上活”,释能增效。

  “有了好法子还不够,要让村民都参与进来。”王雄说,贵州开展“政府主导、支部主推、农民主体”建设模式,村干部担任施工班组长,村民是自家农田的施工员,全程参与工程建设和质量监督。

  去年,在交麻村建设高标准农田的4个月时间里,平均每天有60多名村民参与施工。“水田全部投产后,人均至少增收2000元,大家积极性哪儿能不高嘞!”掰着手指,陈天象又算起了另外一笔账,“干基础活一天拿150元,有技术的还能翻番。”

  “高标准农田建设实现了从‘为我建’到‘我来建’的转变。”王雄认为,以工代赈的方式不仅让村民获得就业机会,还让项目建设的质量和效率大大提高。

  如今,交麻村不见了高坎、沟壑,取而代之的是连片大块的水田、宽敞平整的机耕道,还有按需布设的298个水桩。伴随灌排设施提升、耕地质量提升、宜机化改造“三大工程”的有效开展,“九山半水半分田”的贵州山乡间逐渐有了片片“富田”。2023年,贵州粮食产量达1119.7万吨,连续4年保持增长。

  “今年,我们打算在430多亩‘旱改水’田地里全部种上稻子,让更多人尝到自家大米的‘幸福味’。”畅想水稻扬花抽穗、丰收晾晒的场景,陈天象止不住喜悦。他说,村里还计划开展“水稻+蔬菜”轮作,让良田带来的收益不断提高。

  “建成一亩、管好一亩、见效一亩。”王雄表示,贵州农业农村部门将不断探索适宜的发展方式,实现高标准农田从项目设计、组织施工到监督管理的全链增效,量质并重完成好耕地保护和建设各项任务,坚决守牢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持续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