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民主政治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4年05月30日 星期四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全国政协委员许鸿飞——

用艺术助推乡村全面振兴(履职故事)

本报记者 罗艾桦 姜晓丹 《 人民日报 》( 2024年05月30日   第 16 版)

  今年全国两会结束不久,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许鸿飞又忙碌起来。在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团泽镇的油菜花田,他举办了“许鸿飞雕塑艺术百村展”第二十四站,希望通过举办雕塑展推动乡村文旅发展,为乡村全面振兴增添动力。

  田间地头的雕塑作品,为美丽的乡村风景增添了人文气息。不少村民纷纷前来围观、与雕塑合影,观赏油菜花的游客也在此处留下难忘的记忆。

  “对普通村民来说,他们很少有接触艺术展览的机会,艺术融入乡村环境、融入村民生活,会起到鼓舞人心、凝聚力量的作用。”几年前,许鸿飞下乡采风与村民交流中,发现在乡村全面振兴过程中,基础设施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农村产业蓬勃发展,但在乡村美学、公共文化服务和乡村品牌推广等方面,仍存在短板。

  为此,许鸿飞分别于2020年、2021年全国两会上提交了《用艺术助推乡村振兴,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创新解法》《送艺下乡贡献文化力量,产艺融合助力乡村振兴》的提案,为艺术助推乡村全面振兴工作建言献策。他呼吁更多艺术家投身乡村大舞台,以文化艺术助推乡村全面振兴。从2020年开始,许鸿飞在乡村开办雕塑艺术展,发挥文化艺术的传播作用,促进艺术与乡村产业融合。

  “艺术家应当更多让创作和作品回归乡村,回归田野大地,这样可以激发创作灵感,充分发挥文化艺术力量,使乡村全面振兴的发展内涵更加丰富。同时,乡村文化振兴需要有影响力的艺术家持续助力,并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形成可复制的艺术助推乡村全面振兴的成熟模式。”许鸿飞表示。

  作为一名全国政协委员,许鸿飞不仅积极建言献策,努力用艺术助推乡村全面振兴,还致力于让艺术精品走出国门。多年在海外办展的经历让许鸿飞深刻意识到,目前文艺精品“走出去”还面临一些问题。

  今年全国两会,许鸿飞提交了《推动文艺精品“走出去”,让世界更好读懂中国》提案,建议制定文艺精品出海的支持政策,让更多文艺作品走出国门,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在许鸿飞看来,好的作品应该具有世界共通性和个性表达,得到当地主流文化的认可。

  “建议出台鼓励艺术家对外交流的政策,扶持有潜力的艺术家更自信地创作文艺精品,更广泛地走向国际舞台。”许鸿飞说。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