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生态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4年05月27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2023年《中国海洋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发布

近岸海域水质持续改善

《 人民日报 》( 2024年05月27日   第 09 版)

  本报北京5月26日电  (记者寇江泽)生态环境部发布的2023年《中国海洋生态环境状况公报》(以下简称《公报》)显示,2023年我国管辖海域水质总体稳中趋好,近岸海域水质持续改善。

  2023年,夏季符合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占管辖海域面积的97.9%;近岸海域优良(一、二类)水质面积比例为85.0%,同比上升3.1个百分点。劣四类水质海域主要分布在辽东湾、长江口、杭州湾、珠江口等近岸海域。监测的典型海洋生态系统7处呈健康状态、17处呈亚健康状态、无不健康状态。入海河流水质状况总体良好;海水浴场水质、海洋渔业水域环境质量总体良好。

  《公报》显示,我国海洋自然保护地总体状态稳定。我国对10处涉及海洋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环境状况等级评价。其中,生态环境状况等级为Ⅰ级,整体状况优良的保护区分别是辽宁大连斑海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广东惠东海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广西合浦儒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023年,共对1359个海洋环境质量国控点位、230个入海河流国控断面、455个污水日排放量大于或等于100吨的直排海污染源开展了水质监测;对24处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开展了健康状况监测;对32个海水浴场和35个海洋渔业水域开展了环境状况监测。

  《公报》由生态环境部、自然资源部等7部门共同编制。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