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评论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4年05月23日 星期四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人民时评)

丁雅诵 《 人民日报 》( 2024年05月23日   第 05 版)

  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对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增强全民族创新创造活力、确保党和人民事业后继有人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走进故宫博物院体悟文化传承,进入北京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感受文脉变迁,“北京中轴线上的大思政课”深受学生喜爱;在上海,复旦大学“强国之路”思政大课引领学生深入一线、体验生产制造,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把握时代脉搏;在广东深圳的华强北博物馆,“行走的思政课”使学生了解华强北的历史变迁,感悟深圳科创之城的独特魅力,领悟特区精神的精髓……近年来,形式多样的思政课不断涌现,助力青少年立鸿鹄志、做奋斗者。

  “为学须先立志”。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指出:“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为内容支撑,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力量根基,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贯彻落实好这一重要要求,当以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为引领,立足新时代伟大实践,不断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

  新时代伟大成就,为思政课铸魂育人提供了鲜活素材。从讲授“共同富裕的大格局”,到研讨“中国特色科技创新如何赋能共同富裕”;从阐释“数字中国与科技创新”,到探讨“数字化转型如何助力传统制造业提质增效”……清华大学聚焦中国式现代化这条主线,深入推进“形势与政策”课改革创新,大班讲授“知全局”,小班研讨“谋一域”,既讲清楚“形势”,也讲明白“政策”,强化了清华学子的使命担当。事实证明,不断创新教学内容,充分发挥新时代伟大成就的教育激励作用,思政教育就能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引导学生立德成人、立志成才。

  文化自信是思政课铸魂育人的深厚力量。上海中共一大纪念馆工作人员受邀走进中小学校,为孩子们讲解馆藏珍贵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西安交通大学学生在“西迁精神虚拟体验中心”专区,感受前辈们“打起背包就出发”的火热青春;宁夏固原市第二中学和弘文中学师生徒步往返108里山路,只为向革命先烈表达缅怀和敬意……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的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锻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成风化人提供了丰富的精神养分。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力量根基,深入挖掘时代价值和思想内涵,有助于帮助学生们塑造昂扬向上的风貌、树立担当作为的品格。

  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对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增强全民族创新创造活力、确保党和人民事业后继有人等都具有重要意义。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改进课程内容和讲授方式,思政课教师责任重大。壮大“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教师队伍,打造更多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思政课,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将不断涌现。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