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版:党建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4年05月21日 星期二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内蒙古阿拉善右旗——

党建引领 产业致富

本报记者 沈童睿 《 人民日报 》( 2024年05月21日   第 19 版)

  “过去传统放养骆驼基本上是看天吃饭,产业没有规模、附加值低、很难见效,养殖80峰骆驼一年最多赚10万元。如今,按照标准化模式,通过销售驼奶年收入能达到100多万元。”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金丰源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马军说。

  内蒙古阿拉善右旗坚持以党建统领工作全局,扎实开展“一把手”抓党建、抓队伍、抓项目行动,实施农牧区壮大嘎查经济、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等“书记项目”47个,打造“党建赋能‘驼’起健康”等党建品牌15个。聚焦嘎查产业发展、民生领域堵点难点问题,深入推进“万名专家人才服务基层”行动,精选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开展科技下乡、政策宣传、现场技术指导等各类活动65场次。

  聚焦产业振兴,阿拉善右旗按照“党支部+合作社+农牧户+企业”等思路,建立政府引导、龙头企业带动、科技人才支撑、农牧民广泛参与的利益联结机制,推动做好“土特产”文章。嘎查党支部牵头成立驼产业合作社,并结合产业实际和群众意愿,摸索提出草场入股、活畜入股、劳动入股等多种方式,引导农牧民群众根据自身家庭情况选择产业发展路子。同时,分阶段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出台基础设施建设补贴、驼奶收购补助等一揽子扶持政策,不断提高农牧民群众“自我造血”能力。

  截至目前,全旗从事骆驼产业的农牧民达到900余户,占到农牧区常住人口的近一半。共培育骆驼养殖专业合作社96家,销售额超百万元的骆驼养殖大户、合作社达到50余家,孵化出“沙漠之神”“巴丹神驼”“驼健农牧”等多个本土化农牧业产业品牌。2023年,全旗养驼户年户均增收达6.8万元,产业综合产值达到5.6亿元,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0亿元。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