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版:科技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4年05月13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沙漠温室种水稻获得成功(创新故事)

本报记者 蒋建科 《 人民日报 》( 2024年05月13日   第 17 版)

  日前,中国农业科学院科研团队在新疆和田沙漠温室试种快速繁育水稻获得成功。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研究员王森说:“这次试种的是新疆当地的水稻品种‘新稻1号’,采用快速繁育的技术方法。今年2月,我们将水稻秧苗定植到多层立体无土栽培槽里,从定植到收获仅用了60天。”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的国家,南北方栽种的水稻生长周期平均在120到150天,新疆和田沙漠温室的水稻生长周期为什么能大幅缩短?2021年,在四川成都植物工厂,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首席科学家杨其长率领科研团队实现水稻生育期减半,且取得全年不分季节连续繁育的技术突破。

  杨其长介绍,在植物工厂环境下种植水稻的成本较高。“我们一直希望探索一种既可以快速繁育又能大幅降低成本的技术途径,新疆和田地区拥有广袤的沙漠,而且光热资源极为丰富,建设温室的用地成本和运行成本较低。如果能实现在沙漠温室条件下作物的快速繁育,将会显著降低成本。”

  团队在和田采用精准调配的营养液替代土壤进行栽培,再通过多光谱LED(发光二极管)光源和环境调控技术对水稻开展光控和温控干预。经过2年多的试验,团队终于攻克了在沙漠温室条件下水稻快速繁育生长的关键技术。

  在实现水稻生育期减半后,杨其长带领团队又在和田的沙漠温室里相继开展了大豆、玉米、小麦、油菜、棉花和苜蓿等作物快速繁育关键技术的探索。

  杨其长表示,新疆和田沙漠温室试种快速繁育水稻获得成功,证实了在沙漠温室环境下进行作物快速繁育是完全可行的,为实现沙漠温室一年多次加代选育提供了有效手段。同时,低成本高效节能沙漠连栋温室的有效性也得到了检验。未来,这种温室可以跟新能源等技术结合,其建设成本和运行成本还会大幅度降低,在国际上也会有较强的竞争力。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