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4年05月02日 星期四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首届中塞文化交流论坛在贝尔格莱德举行

《 人民日报 》( 2024年05月02日   第 02 版)

  本报贝尔格莱德4月30日电  (记者张志文、谢亚宏、沈小晓)首届中国和塞尔维亚文化交流论坛近日在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举行。来自中塞两国约50名专家学者、政府及行业代表齐聚一堂,探讨中塞文化交流的发展历程、中塞文明对话以及“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中塞人文交流新机遇。

  中国驻塞尔维亚大使馆文化参赞汤达生在论坛开幕式上致辞说,文化交流是中塞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促进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发挥了积极作用。期待以本次论坛为契机,进一步发挥两国专家学者、智库、高校作用,推动两国文化交流再上新台阶。

  塞尔维亚政府助理秘书长尼科利奇致辞表示,文化交流有助于增进了解,促进合作,相信论坛将进一步加深两国的铁杆友谊,为将来更深层次合作奠定基础。

  中国首都师范大学副校长马力耕致辞说,中塞两国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文化交流潜力巨大、前景广阔。本次论坛是两国文化交流的一件盛事,将为两国人民增进了解、加深友谊添砖加瓦。

  贝尔格莱德“一带一路”研究所所长、塞尔维亚诺维萨德大学教授拉利奇分享了过去10余年塞尔维亚参与“一带一路”倡议的经验,并表示未来塞中两国可在数字经济、绿色发展等领域加强“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合作。

  中国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国家文化发展国际战略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李嘉珊发言说,中塞文化产业合作有愿望、有基础、有空间,在出版、演出、软件服务等核心文化领域仍有较大贸易开展空间,应共同努力,推进双边文化贸易领域向深处发展。

  塞尔维亚诺维萨德文化中心网络主任杰尔科维奇表示,塞中两国的文化交流能成为推动其他领域交流的基础,“一带一路”倡议则是促进两国文化交流的最佳框架。

  本次论坛由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指导,首都师范大学和贝尔格莱德“一带一路”研究所共同主办,首都师范大学国别区域研究院承办。当天活动上,首都师范大学还与诺维萨德大学、贝尔格莱德“一带一路”研究所分别签署有关合作协议。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