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国际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4年04月29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联合国机构报告——

社交媒体影响女童福祉、学习和职业选择

《 人民日报 》( 2024年04月29日   第 15 版)

  据新华社巴黎电  (记者徐永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日前发布报告称,尽管数字技术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强化学习效果,但也带来了侵犯隐私、分散学习注意力、网络霸凌等风险。该报告揭示了社交媒体如何放大性别刻板印象,对女童的福祉、学习、职业选择产生负面影响。

  这份名为《以她为主的技术》的报告警告称,算法驱动、以视觉呈现为中心的内容,会让女童接触到色情、美化病态行为和不切实际身材标准的视频等内容,这一问题在社交媒体上尤为突出。这会对女童的自尊和身体意象产生负面影响,从而损害她们的心理健康和福祉。

  报告援引脸书调查结果称,32%的受访少女表示,当她们对自己的身材不满意时,社交平台“照片墙”会加剧这种感觉。此外,女童还比男童遭受更多的网络霸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国的现有数据显示,平均有12%的15岁女童报告曾遭受过网络霸凌,在男童中这一比例为8%。

  报告认为,性别刻板印象形成一个反馈闭环:女童接触到被社交媒体放大的消极性别规范,被引导远离通常认为是男性主导的科学、技术、工程、数学(STEM)学科,并因此丧失机会去改变这些让她们受到刻板印象误导的工具。据教科文组织数据,全球高等教育STEM专业毕业生中,女性仅占35%,且这一数字在过去10年停滞不前;在科学、工程、信息和通信技术岗位中,女性所占比例不到25%。

  教科文组织总干事阿祖莱表示:“儿童的社交生活越来越多地暴露于社交媒体上。然而,算法驱动的平台往往会放大传统性别规范带来的负面影响。这些平台的设计必须考虑道德因素。”

  报告呼吁加大包括媒体和信息素养等方面的教育投资,同时加强对数字平台的科学监管。鼓励女童接受STEM教育,是确保妇女平等参与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应在社交媒体等平台弘扬榜样,以鼓励年轻女性选择STEM行业。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