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版:财经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4年04月29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一季度末,江苏制造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9.28%

探索科创金融新模式(财经故事)

本报记者 姚雪青 《 人民日报 》( 2024年04月29日   第 18 版)

  近日,位于江阴市的江苏省重大项目——江苏昕感科技有限责任公司6英寸功率半导体制造基地,进入采购设备和调试阶段。这片厂房的主体结构已于今年初全面封顶,计划年底前正式投产。“从项目启动到厂房封顶不到半年,总投资10亿元。”该企业负责人王哲坦言,项目建设加速跑的背后,离不开“金融活水”的悉心浇灌。

  王哲告诉记者,这是一家从事新型功率半导体芯片制造的初创企业。由于他与合作伙伴创业的另一家无线充电器公司已经进入上市通道,手上缺乏流动资金,虽有多个风投项目注资,但距离厂房建造所需的总费用还有3亿元缺口。此时,他接到了银行主动服务的电话。

  “我们关注这家科技型企业很久了,对团队、技术和方向都十分认可。”光大银行江阴支行行长孙建华介绍,当前,江阴正处在发展转型的关键期,集成电路是江阴乃至无锡的支柱产业之一,晶圆制造更是处在从设计到封装中最核心的一环,代表了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

  了解到昕感科技出现资金缺口的信息后,去年6月初,该行通过探索科创金融新模式,成立了科创柔性团队上门服务——从拍板人员到操作人员都“搬”进企业办公,结合经营特点和项目情况,为其量身定制了一揽子“金融服务包”,包括分析投资市场,合理确定融资产品、金额和还款期限等,最终向企业投放了项目贷款3亿元。

  “考虑到我们在起步阶段既没有销售额也没有盈利的特殊情况,银行设置了两年宽限期,这期间不用还本。”王哲介绍,这让企业从资金压力中松了绑,可以集中精力谋发展。

  孙建华介绍,去年该行与江阴集成电路设计创新中心签约以来,已为园区重点企业发放贷款近6亿元,有力支持了多项“卡脖子”工程的技术攻关,助力了进口替代,目前该行科创类贷款占比达10.55%。

  记者了解到,为支持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发展,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江苏监管局引导江苏银行业保险业紧扣地方产业特点,聚焦传统产业焕新、新兴产业壮大和未来产业培育“三大任务”,对接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网络化连接“三大行动”,持续优化链主企业、专精特新企业、中小微企业“三类主体”金融服务,支持江苏持续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江苏加快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争创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区提供高质量金融服务。截至2024年3月末,江苏制造业贷款余额4.41万亿元,同比增长19.28%,高于各项贷款增速6.74个百分点;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和信用贷款余额分别为1.72万亿元、1.05万亿元,占制造业贷款比重分别为39.03%、23.94%,分别较上年同期提升3.85个、1.85个百分点。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