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教育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4年04月07日 星期日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启智润心 增长本领(师说)

方 妍 《 人民日报 》( 2024年04月07日   第 05 版)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好的老师能够启智润心,成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新时代广大教师应不断涵养育人智慧、更新教育理念、丰富教育实践,把学生培养成有知识、有智慧、举止有度、品质优秀的人。

  在追求志趣中“启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唯有把兴趣与志向结合起来,学生才能真正获得终身学习的动力,把兴趣当作事业去追求。比如,清华附中开设的高等项目研究实验室,配备了多种高端实验仪器,还邀请高校教师同中学教师一起设置项目课题、制定培养方案,为高中生科技项目研究搭建了广阔平台。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课程,每年进行开题、结题答辩。学校还与科技企业合作,让学生走出校园,在实践中对科研产生兴趣。此外,零一学堂、马约翰体育特长班、创客空间等,都是学校引导学生在追求志趣中“启智”的有益尝试。

  在身体力行中“润心”。实践出真知,优秀的品质要在行动中培养、在行动中诠释。学校开展全员参与的“水木行动”,鼓励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参与校内志愿活动。从早晨校门口的一声问候、食堂光盘行动的宣传,到跑操秩序的引导、课堂纪律的管理,再到灌溉早春的新苗、清扫晚秋的落叶,学生用点滴行动践行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在实践中加强磨炼、增长本领。

  在启智润心的过程中,教师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师以身作则,方能润物无声。学校老师用群策群力的集体教研,告诉学生什么是团结合作;用勤勉尽职的工作态度,展现认真细致的可贵;用升国旗时的端正肃立,引导学生树立爱国情怀……在率先垂范、言传身教中,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做一名好老师,要用“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在启智润心中塑造学生的高尚灵魂和健全人格。这样的教育,才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作者为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校长,本报记者丁雅诵整理)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