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文化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4年03月15日 星期五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非遗+”,为乡村文旅打开新空间(快评)

方 识 《 人民日报 》( 2024年03月15日   第 11 版)

  杨国权的剪纸工坊挂着一块牌子——“乡情剪纸”。这也是红崖村正在探索的“用特色非遗文化突出乡情、留住乡愁,创造乡村旅游的新空间、新优势”。

  如何让非遗“活”起来、“动”起来、“用”起来,从而将游客吸引到一方村落,让文化产业真正赋能乡村全面振兴?这有赖于当地的深入挖掘和特色供给,找到非遗文化与乡村旅游的内在联系。

  “非遗+”,让乡村文旅有了新空间。在老巷子,非遗的身影无处不在:在街头巷尾遇见非遗表演,在农家铺子品尝地道非遗美食,在茶余饭后体验非遗手艺……游客在接触中感知,在沉浸中融入,感受乡村的多元魅力。

  “非遗+”,让乡村文旅有了新优势。让特色非遗文化“说话”,不仅让不少传统村落成功“出圈”,走进大众视野,更在村容村貌、村民收入等方面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非遗只有在传承、发展、创新的过程中才能焕发新的生命力。从这个方面看,乡村文旅也为非遗“见人见物见生活”式传承搭建了一个广阔的平台。让更多古村古镇借助非遗“火”起来,让更多非遗文化在乡村“火”下去,在双向奔赴中实现双赢。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