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4年02月19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福建厦门沙坡尾持续推动更新改造——

保护开发并举 传统现代相融(新春走基层)

本报记者 刘晓宇 《 人民日报 》( 2024年02月19日   第 01 版)

  行走在福建厦门市,穿过高楼林立的街道和熙熙攘攘的人群,沙坡尾这座古老渔港跃然眼前。

  临港木栈道整洁平整,69岁的电子琴手张迺福将行李箱中的乐器都摆出来,准备当天的演出。近年来,这个由6位老人组成的乐队,已经成为厦门的“网红”乐队。“沙坡尾是我们的老家,也是我们演出的地方。漂亮吧!”张迺福自豪地说。

  张迺福家曾经以捕鱼为生,桅樯如林、渔获满舱是他的儿时印象。后来,随着厦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一些更大的港口在厦门各个湾区拔节生长,而沙坡尾这座古老渔港则渐渐失去往日光彩。

  泥沙淤积、房屋破损……10多年前的沙坡尾曾是这样一番模样。2015年起,厦门秉持“保护沙坡尾,保护厦门自身城市记忆”的理念,对沙坡尾进行修复。清淤活水、修旧如旧,同时,引入创意产业、融入文化内涵、挖掘本土特色,多措并举下,沙坡尾成为一座传统与现代融合、兼具渔港文化韵味和多元建筑风格的“博物馆”,引来游客纷纷“打卡”。

  2019年,在张迺福提议下,几位老人组建了乐队。每周六下午,一支乐队,一群听众,成为沙坡尾的一道独特风景。

  早上在家门口的咖啡馆品一杯咖啡,下午到艺术西区听流行音乐,傍晚坐在木栈道看夕阳晚霞……张迺福的生活充实且安稳。

  “在老城区,既有家乡味道,也有现代潮流,每一位居民都有着对厦门这座‘海上花园’的质朴热爱。”沙坡尾社区党委书记许长忠说。

  演出现场,张迺福弹奏得动情,在场听众也跟唱起来。远处,海浪阵阵,汽笛声声……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