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版:新农村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4年01月19日 星期五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以教育、科技、人才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缪劲翔 《 人民日报 》( 2024年01月19日   第 18 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不懈夯实农业基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也是新时代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要素,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动力之源。

  教育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石,是实现乡村人才振兴、助力农业科技发展的根本保障;科技是乡村振兴的核心动力,为乡村教育和乡村人才队伍建设提供有力支撑;人才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引领和推动乡村教育和农业科技的发展。教育、科技、人才三者紧密关联,相辅相成,有机统一,共同构成了乡村振兴的发展基础。

  提升教育服务功能,打好助力乡村振兴“组合拳”。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大力开展农民教育培训,完善培育体系,强化基层教学,积极推进农民田间学校、实训基地建设,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培育高素质农民近800万人次,取得显著成效。但与农业农村现代化要求比,农民教育培训依然有很大提升空间。

  新时代新征程,要充分发挥教育在服务乡村全面振兴中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培养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队伍。要以满足农村需求为目标,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乡村办学条件,稳定乡村教师队伍,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提升乡村教育质量。紧紧围绕农村经济发展需求,统筹用好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资源,建设农业农村所需相关学科专业,满足农民多样化的教育培训需求。建设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农村教育培训体系,开展系统性、实践性、专业化的农业技术技能培训。发挥教育兴文化、育乡风、聚民心的作用,保护、传承、弘扬、繁荣、提升乡村文化,增强农民对乡村的归属感与认同感,为乡村全面振兴持续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强化科技创新驱动,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农业现代化,关键是农业科技现代化。世界农业发展史充分表明,科技是农业发展的原动力和驱动力,农业强国必然是科技强国。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稳步提升,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提升至62.4%,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了强劲动能。

  新时代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必须把发展农业科技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紧盯世界农业科技前沿,大力提升我国农业科技水平,加快实现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强化农业基础研究,围绕种业振兴、新材料新技术、精准农业等重大领域,大力开展科研攻关,实现更多“从0到1”的原创性突破。突破“卡脖子”技术,聚焦数字化、标准化、绿色化等关键问题,推进绿色农业、智慧农业、低碳农业等发展模式,不断提升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充分发挥涉农高校、科研院所作用,集聚全球优质农业科技资源,搭建农业科技创新的有效载体。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构建产学研用紧密衔接的体制机制,打造农业科技创新新引擎。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适应个性化、多元化、差异化的农产品消费需求,不断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农产品国际竞争力。

  大力推进人才振兴,激发乡村振兴发展新活力。乡村振兴,关键在人。乡村人才振兴对于引领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城乡一体化具有重要支撑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针对乡村人才发展难题,持续创新激励保障政策,不断健全乡村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全国有农村实用人才超2300万人,各领域乡村人才规模不断壮大、素质稳步提升、结构持续优化。

  新时代推进乡村人才振兴,要加强党对乡村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把乡村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推动政府、教育机构、企业等发挥各自优势,形成以人才振兴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强大合力。坚持全面培养、分类施策,创建全方位、系统化、规范化、专业化的乡村人才培养体系,大力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优秀人才,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坚持培养与引进相结合、引才与引智相结合,下大力气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吸引高校毕业生、返乡创业青年等各类人才到广袤乡村建功立业,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新鲜血液。强化制度保障,坚持以真挚情感留人、以优美环境留人、以发展的平台留人、以事业的前景留人,完善乡村人才激励机制,最大限度激发人才内在活力。营造良好氛围,赋予乡村人才干事创业更大的自主权,畅通乡村人才发展提升的路径与渠道,让各类乡村人才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新时代新征程上,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努力提升教育、科技、人才在服务乡村全面振兴中的功能作用,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高质量发展,铆足干劲,协同配合,久久为功,扎实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的全面振兴,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作者为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