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4年01月14日 星期日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夯实创新基础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安徽新兴产业支撑经济回升向好

本报记者 吴 焰 徐 靖 《 人民日报 》( 2024年01月14日   第 01 版)

  地处安徽省淮北市的安徽理士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4条锂电池生产线、2条包装线正全速运转。“2023年以来,我们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锂电池出口量同比增长近1倍。”公司外贸负责人杨敏说。

  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安徽“新三样”产业表现抢眼,成为经济回升向好的重要支撑。

  根据合肥海关的统计数据,从外贸出口看,2023年前11个月,安徽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合计出口364.9亿元,增长16.5%。

  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时指出:“要进一步夯实创新的基础,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培育新兴产业,锲而不舍、久久为功。”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安徽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补短板、锻长板,全力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以“新三样”为代表的高新技术、高附加值、引领绿色转型的机电设备加快发展,成为安徽外贸出口新的增长点和新的优势产业。

  汽车是安徽的“首位产业”。2023年6月,安徽省委和省政府提出加快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同向发力,安徽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一批整车制造及零部件供应商头部企业纷纷入皖布局。随着一、二、三期项目建成投产,比亚迪合肥工厂年产值有望实现近2000亿元,成为这家国内新能源汽车领军企业的最大生产基地。德国大众汽车集团投资约10亿欧元,在合肥建立聚焦智能网联电动汽车的研发、创新与采购中心,成为其德国总部以外唯一的新能源汽车研发创新中心。全球排名前列的汽车技术供应商佛瑞亚集团,日前与芜湖市政府签署协议,计划投资建厂。

  “安徽拥有奇瑞、江淮、蔚来、比亚迪合肥、大众安徽等整车企业,整车、零部件、后市场全产业链规上企业超过4000家。”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介绍。2022年安徽新能源汽车产量居全国第七位,2023年前11个月生产78万辆,同比增长63.2%。

  紧抓绿色能源产业发展机遇,安徽积极构建“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新能源+储能”产业组合。目前,全省锂电池行业全产业链相关企业超过100家,太阳能电池、光伏逆变器、光伏玻璃等一体化光伏产业链日渐成熟。据安徽省经信厅数据,2023年前11个月,全省光伏制造业实现营业收入2659.7亿元,锂电池出口额为129亿元。

  安徽省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安徽已形成“发—储—用”的清洁能源闭环方案。

  “新三样”产业规模壮大,有力支撑安徽经济回升向好。2023年前三季度,安徽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为6.1%,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3%;2023年1至10月,全省外贸出口增长13.5%,其中机电产品出口占比达68.2%。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