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评论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21)

人民日报 2024年01月05日 星期五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社会政策兜牢民生底线(大家谈·宏观政策显效发力⑤)

《 人民日报 》( 2024年01月05日   第 05 版)

  社会政策是实现民生保障制度目标任务的重要政策工具。2023年底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本期大家谈聚焦就业、医疗、养老领域,为扎实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集智聚力。

  ——编  者  

  

  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

  魏国学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必须抓紧抓实抓好。党中央、国务院将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把稳就业提高到战略高度通盘考虑,为保持就业形势稳定提供了坚实保障。

  2023年1至11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180万人,调查失业率总体低于预期控制目标,这与就业优先政策落实落细密不可分。吸纳就业补贴政策延续拓展,实施对象扩围到离校两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及登记失业青年;稳岗返还政策持续实施,提高中小微企业失业保险返还比例;就业援助制度不断健全,“一对一”帮扶方案、就业援助补贴等为困难群体就业提供精细化帮扶……政策红利加速释放,我国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就业优先政策持续强化、落实落细,为稳就业注入强劲动能。

  当前,就业任务依然繁重,需要进一步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促进机制,提升岗位匹配效率。多措并举形成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强大合力,必能巩固就业向好态势。

  (作者为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  

  

  筑牢医疗卫生服务网

  杨彦帆

  有了15分钟医疗卫生服务圈,如今许多人在家门口就能获得医生诊疗服务,群众看病就医更方便、更实惠。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乡亲们吃穿不愁后,最关心的就是医药问题。”社会政策兜牢民生底线,其中一项重要任务是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持续化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从建立覆盖城乡的市、县、乡、村四级紧密型医联体,到运用新技术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提质增效,再到通过托管等方式把医院“搬”到基层,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和质量,持续引导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资源下沉,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才能加速破解。

  让基层百姓获得更优质的医疗服务,需要进一步优化医疗资源布局,提高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率。尤为重要的是,要增强基层医疗机构自身“造血”能力,围绕城乡居民常见病、多发病诊疗等,提升综合服务能力。这既需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完善管理制度、提升诊疗质量,也需要财政投入、医保支付等配套政策和改革跟上。筑牢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广大群众就医获得感将进一步提升。

  (作者为本报经济社会部记者)  

  

  完善养老服务体系

  刘以晴

  擦玻璃、抹地板、通下水……在吉林省长春市一位孤寡老人的家中,专业保洁人员正在服务。当地民政部门构建老年人巡访关爱体系,通过购买服务,每月为符合条件的老年人提供200元居家养老服务券,老年人可以自主选择服务上门。

  我国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这为养老政策确定了大方向。发挥社会政策的托底功能,必须优化孤寡老人服务,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从吉林实践看,长春市建设综合嵌入式中心,联合第三方机构,将养老服务延伸进社区;松原市建立多个托养照顾所,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志愿者上门、银龄互助等方式,为老年人提供“离家不离村”的养老服务。这些举措完善了养老服务体系,让健康老龄化的思想观念在更多老年人心中扎根。

  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从加强家庭养老和社区养老,到深入落实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从加快推进公共场域适老化改造,到更加注重满足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都需要家庭、政府、社会组织等多主体责任共担、协同努力。持续提升基本养老服务能力,更多老年人将享有幸福美满的晚年。

  (作者为本报吉林分社记者)

版权声明

《人民日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人民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人民日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人民日报手机报

移动用户 发送RMRB10658000

联通用户 发送RMRB10655111

  • ios版

  • android版

  • 微信小程序